“朦胧诗”代表性诗人的是后来被称为“朦胧诗五人”的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
朦胧诗的内容特征:首先,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反思与批判。
其次,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主体情感的宣泄,并表现完成这一过程的强烈愿望与信念。
第三,重建一整套不同于17年诗歌的价值观。
朦胧诗的艺术特征:1、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
2、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外在的形式完全决定于内在情绪的节奏、特征与状态。
3、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并将象征、暗示、通感、联想等交织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