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灸法学·其他针刺法 \ 教学参考             

           教学参考
   
 一、三棱针刺法

  1. 出血量

    三棱针刺络放血的疗效好坏,与出血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出血量

  的多少一般与病人体质,放血部位,病情有关。如年轻力壮,阳证,实

  证,热证,新病及四肢部,放血量可稍多,而年老体弱、小儿、妇女……

  久病及头面、指(趾)部,放血量宜少,在具体操作时,出血量可分为

  四种类型。

  ①微量:出血量在20滴以下,包括局部充血、渗血,主要用于较大面积

   浅表疾患,如神经性皮炎、顽癣、下肢慢性溃疡等。

  ②少量:出血量在20滴以上,主要用于头面及四肢指(趾)部穴位和一

   些急性热病,如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③中等量:出血量在15毫升以下,主要用于一些外科感染性疾病以及部

   分急症,如疔、疖、痈疽、急性软组织损伤等。

  ④大量:出血量在15毫升以上,达几十甚至上百毫升,可用于部分急

   证、实证,如中风、癫狂等。

    在临床上,如放血量较多,则可间隔1周、1月,甚至半年治疗一次,

  放血量较少,则可间隔1~2天治疗1次。(《中华特种针疗法》3页)

  2. 临床应用举隅

   感冒

   ①点刺风门、肺俞、少商,各出血3~5滴,如有高热者,可在耳尖点

    刺放血3~5滴。

   ②点刺大椎,并加拔火罐,以穴位溢血为度。

   ③点刺双侧中冲、少商,可预防流感。(《中华特种针疗法》4页)

   咳嗽

   ①点刺尺泽、丰隆,出血数滴;点刺肺俞,加拔火罐。

   ②久咳者,肺经鱼际可见静脉血管呈青紫色,点刺放血如珠;痰滞不

    出者,足内侧公孙、然谷处可见青紫色络脉,点刺出血如珠;久咳

    阳虚者,取足三阳经脉青紫处,点刺放血。(《中华特种针疗法》

    4页)

   ◆
面痛

   ①太阳穴刺络出血2毫升,合谷点刺出血3~5滴,并根据疼痛部位进行

    加减。额部疼痛另点刺阳白、攒竹;上颌疼痛,另点刺颧髎、四白;

    下颌疼痛,另点刺夹承浆、下关。

   ②取阿是穴,点刺后加拔火罐,出血1~2毫升。(《中华特种针疗法》

    5页)

   ◆
丹毒

   ①取血海、隐白、少商点刺出血数滴。

   ②在病灶处及其周围怒张的小静脉,点刺后加拔火罐,出血数毫升。

   ③用三棱针沿“红线”分段点刺出血数毫升。(《中华特种针疗法》

    7页)

   ◆
粉刺

   ①取素髎、肺俞,各点刺出血0.5~1毫升。

   ②取耳穴神门、屏间、肺、脑、大肠,各点刺出血1滴,两耳交替使

    用。

   ③刺破耳背静脉,放血2毫升左右。(《中华特种针疗法》9页)

   ◆
黄褐斑

   ①取大椎、身柱、神道,点刺后加拔火罐,出血1~2毫升。

   ②局部点刺数针,见血珠即可,再加拔火罐。

   ③取耳穴屏间、胃、肝、脑,点刺出血1~2滴。(《中华特种疗针法》

    9页)

   顿咳

   ①取少商、商阳、关冲,点刺出血即可。

   ②点刺四缝,挤出黄色粘稠液体或血液即可。

   ③取肺俞,点刺后拔罐,出血1毫升左右。(《中华特种针疗法》10

    页)

   ◆
麦粒肿

   ①取曲池、太阳、肝俞,点刺出血5滴左右。

   ②取耳尖点刺出血10滴左右。

   ③在背部肩胛区寻找反应点(若无反应点,则选择膏肓俞),点刺出

    血数滴。(《中华特种针疗法》11页)

   ◆
目赤肿痛

   ①取攒竹、太阳点刺出血数滴。

   ②取耳穴眼、肝,点刺出血数滴,两耳交替使用。

   ③取耳尖或耳背静脉,点刺出血5~10滴。(《中华特种针疗法》11

   页)

   ◆
咽喉肿痛

   ①取少商、商阳、内庭,点刺出血数滴。

   ②点刺舌下静脉,出血1毫升左右。

   ③点刺耳轮穴或耳尖,出血数滴。

   ④刺破耳背静脉,出血0.5毫升左右。(《中华特种针疗法》11页)


 二、皮肤针刺法

  1. 消化系统疾病

    取胸背、腰背、骶部、颌下部、腹部、胸锁乳突肌。重点叩刺胸椎

  5~12两侧及腹部。

  2. 呼吸系统疾病

    取胸背部和后颈部、前后肋间、气管两侧、剑突下、颏部。重点叩

  刺后颈部及胸椎1~5两侧。

  3.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取腰背、骶部、下腹部、侧腰部、小腿内侧、耻骨联合上缘、腹股

  沟。重点叩刺腰背、骶部及腹股沟。

  4. 循环系统疾病

    取后颈部及腰背、骶部、乳突区、前臂掌侧面。重点叩刺后颈部、

  骶部。

  5. 新陈代谢、内分泌系统疾病

    取第5胸椎至腰背部及骶部、后颈部、小腿内侧。重点叩刺第7胸椎

  至腰背部。

  6. 神经系统疾病

    取后颈部、骶部、尾部、乳突区、腰背部、前臂掌侧面及头部。重

  点叩刺后颈部、骶部、尾部。

  7. 运动系统疾病

    取脊柱两侧。病在上肢的,重点叩刺胸椎1~5两侧及患部,病在下

  肢的,重点叩刺腰背部、骶部、臀部及患部。根据病情,必要时可在指

  (趾)尖放血。

  8. 皮肤科疾病

    病在上肢的,取后颈部,胸椎1~5两侧及患部,病在下肢的,取腰

  背、骶部及患部。

  9. 五官科疾病

    重点取后颈部。眼病加刺眼区及颞部,鼻病加刺鼻部,耳病加刺耳

  区周围,咽喉疾病加刺颌下部。

    上述各系统疾病虽有其相应的治疗部位,但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

  病证灵活增减。

    (以上均出自《中医针法集锦》573~574页)


 三、皮内针刺法

  1. 神经性头痛

   取穴:完骨(双侧)、风池(双侧)。

   方法:以麦粒型皮内针自完骨进针,向耳垂方向斜行埋针;以图钉型

      皮内针由风池垂直埋入。胶布固定,埋针至症状消失为止。

  2. 胃痛

   取穴:鸠尾、胃俞(双侧)。

   方法:以麦粒型皮内针由鸠尾穴进针,针尖向下沿皮刺入;以麦粒型

      皮内针从胃俞穴进针,针尖向脊柱方向刺入。胶布固定,埋针

      至胃痛消失后取出。

  3. 胆绞痛

   取穴:胆俞、阴陵泉、阳陵泉(双侧)。

   方法:以麦粒型皮内针由肝俞进针后,向脊柱方向刺入固定;阴陵泉、

      阳陵泉用麦粒型皮内针刺入后固定。埋针1~2天。

  4. 麦粒肿

   取穴:耳穴的眼、肝、皮质下、神门(患侧)。

   方法:耳廓常规消毒后,用镊子夹住消毒好的图钉型皮内针,在耳垂

      正中的眼穴快速、准确地刺入,胶布固定,症状轻者只埋耳穴,

      每日指压4次,以加强刺激。如症状严重者,酌情选加肝、皮

      质下、神门等,方法同上。
      
  5. 遗尿

   取穴:列缺(双侧)。

   方法:以麦粒型皮内针,针尖向手指方向沿皮刺入,固定,埋针3~5

      天。

  6. 哮喘

   取穴:肺俞(双侧),定喘(双侧),膻中、天突、丰隆(双侧)。

   方法:以麦粒型皮内针在肺俞、定喘进针后,垂直于脊柱方向刺入,

      固定。在膻中、天突、丰隆进针后,针尖向下沿皮刺入,固定。

      埋针1~2天。

  7. 高血压

   取穴:肝俞、心俞、安眠(双侧);或曲池、足三里、风池(双侧)。

   方法:以麦粒型皮内针在肝俞、心俞进针后,垂直于脊柱方向刺入,

      固定。在曲池、足三里、风池进针后,针尖向下沿皮刺入,

      固定。两组穴位交替埋针。暑热天每组埋针1~2天,冬天可

      埋1周左右。

   8. 神经衰弱

   取穴:神门、三阴交(双侧)。

   方法:以麦粒型皮内针在神门、三阴交两穴进针后,向远端沿皮刺入,

      固定,埋针1~2天。

    (以上均出自《针灸学现代研究与应用》上册899~900页)       


 四、火针刺法

  1. 急慢性胃炎

    取中脘、足三里。细火针点刺。

  2. 胃下垂

    取中脘、梁门、足三里。细火针点刺。

  3. 泄泻

    取天枢、阴陵泉、上巨虚等穴。细火针点刺。

  4. 脱肛

    取百会、长强、大肠俞、承山等穴。细火针点刺。百会穴需速入速

  出,轻浅点刺。

  5. 阳痿

    取肾俞、命门、关元、八髎、三阴交等穴。每次选2~3穴,细火针

  点刺。

  6. 痛经

    取关元、中极、血海、三阴交等穴。细火针点刺。

  7. 风疹

    取曲池、血海。细火针点刺。

  8. 痹证

    取肩部肩髃、肩髎、曲池;肘臂部曲池、合谷、尺泽、外关;腕部

  阳池、阳溪、外关;背脊部身柱、腰阳关;髀部环跳、居髎、悬钟;股

  部秩边、承扶、阴陵泉;膝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踝部申脉、

  照海、昆仑、丘墟。细火针深而速刺。

  9. 色素痣、扁平疣

    取阿是穴。用浅而点刺法,速入速出,轻浅点刺。

  10. 老年斑、白癜风

    取阿是穴。在施术部位表面轻而稍慢地烙熨。

  11. 结核性淋巴结炎

    选用最细的注射针,置于酒精灯上烧红,对未溃者自核隆起正中刺

  入核心,每核1针,3~5日1次。

  12. 顽癣

    选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可在病灶周围进行火针点刺;象皮腿使用烧

  红细针刺烙,有助消肿。

  13. 化脓性骨髓炎、深部脓肿,或脓熟未溃,或虽溃但疮口过小、脓出

  不畅者,可用粗针烧红火烙。

  (以上均出自《针灸学现代研究与应用》上册916页)


 五、芒针刺法

  1. 头痛

   取穴:前头痛选神庭透印堂;偏头痛选头维透太阳,太阳透率谷;后

      头痛选风池透风池;头顶痛选太冲透涌泉。每日针1次,取得

      针感后留针20分钟,10次为1疗程。

  2. 精神分裂症

   取穴:常选用神门透少府,风池透风池,膻中透鸠尾,大椎透神道,

      神道透中枢。每次选用2~3个穴位,取得针感后留针20分钟,

      每日针1~2次,10次为一疗程。

  3. 面神经麻痹

   取穴:阳白透鱼腰,颧髎透听宫,瞳子髎透听宫,地仓透人中,地仓

      透承泣,颊车透地仓等。每日针1次,取得针感后留针20分钟,

      10次为疗程。

  4. 肩周炎

   取穴:肩髃透极泉,臂臑透肩髃,肩髎透臑会。或单独取对侧条口透

      承山,边捻针边令患者活动患肩。

  5. 胃痛

   取穴:天枢透气冲,髀关透梁丘,足三里透下巨虚,上脘透下脘。每

      次选用2个穴位,留针20分钟,每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

  6. 胃下垂

   取穴:上脘透下脘,足三里透下巨虚。或单独选用巨阙透肓俞,用28

      号7寸芒针,在巨阙进针,针体在皮下边捻边进,刺至左侧肓

      俞穴后,手持针柄与皮肤呈45度角慢慢上提。医者手下有重力

      感,患者胃部有上提感为好。留针20分钟后捻转针柄,缓缓出

      针。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针刺治疗同时,嘱患者

      加强腹肌锻炼。

  7. 子宫脱垂

   取穴:提托透曲骨,维道透子宫,三阴交透太溪。治疗前患者排空小

      便。针刺提托透曲骨和维道透子宫时,患者感到麻胀感传至会

      阴部和小腹部有抽动感,或子宫有上提感为佳。均针双侧,每

      日针1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配合腹肌、

      髂腰肌的锻炼。

  8. 肾下垂

   取穴:膈俞透气海俞,阴交透中极;阳纲透志室,三阴交透太溪。两

      组穴交替治疗,每次选1组穴位,每日针1次。膈俞透气海俞与

      阳纲透志室均取患侧,每次捻针10分钟,留针20分钟,其他穴

      位留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坚持治疗3~6疗程,并配合腹肌

      与髂腰肌锻炼。

  (以上均出自《针灸学现代研究与应用》上册666~667页)


 六、电针刺法

  1. 头痛

   取穴:前头痛主穴取上星、印堂,配穴取合谷、解溪。侧头痛主穴取

      太阳、率谷、风池,配穴取外关。后头痛主穴取风池、风府、

      百会,配穴取昆仑、京骨。头顶痛主穴取百会、通天,配穴取

      合谷。

   治法:可选用连续波或疏密波,中等刺激。每次10~20分钟,每日或

      间日1次。

  2. 三叉神经痛

   取穴:第一支:主穴取攒竹、鱼腰、太阳透率谷。配穴取合谷、或合

          谷透劳营。

      第二支:主穴取四白、下关或阿是穴(痛点)。配穴取巨髎、

          合谷。

      第三支:主穴取下关、颊车或阿是穴(痛点)。配穴取颧髎、

          合谷。

   治法:选用密波、疏密波,电流量由中等刺激到强度刺激。每穴10~

      15分钟,每日1次。

  3. 坐骨神经痛

   取穴:主穴取环跳、委中、或承扶、阳陵泉。配穴取腰眼、八髎、或

      肾俞、大肠俞、阿是穴。治法:密波后再用疏密波,电量由中

      度刺激到强刺激。每次10~15分钟,每日1次。

  4. 多发性神经炎

   取穴:主穴取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配穴取阳池、曲池、承

      扶、昆仑。

   治法:疏波或疏密波,中等刺激。每次10~15分钟,每日1次。

  5. 胃下垂

   取穴:主穴取百会、大横透神阙、梁门透中脘。配穴取足三里、梁丘。

   治法:用断续波。先开腹部电源开关,再开下肢电源开关,使患者有

      自下向上提的感觉。中等刺激。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

  6. 阳萎

   取穴:主穴取中极、关元、肾俞。配穴取百会、八髎、命门、三阴交。

   治法:用继续波、中等刺激。每次20分钟,每日1次。

  7. 上泌尿道结石

   取穴:主穴取肾俞与膀胱俞(主上段),水道与膀胱俞(主下段)。

      配穴取阴陵泉、三阴交。

   治法:用断续波,高位连负极,低位连正极,电量刺激先弱后强。每

      次20分钟,间日1次。

  8. 疼痛症状

   心绞痛

   取穴:主穴取膻中、内关、心俞。配穴取足三里、关元、气海。

   治法:用密波,中等刺激。10~20分钟。

   胃痉挛

   取穴:主穴取中脘、足三里。配穴取内关、耳穴胃、交感。

   治法:密波,强刺激。每欠20~30分钟。

   胆绞痛

   取穴:主穴取中脘、日月、阳陵泉。配穴取期门、足三里、太冲。

   治法:密波,强刺激。每次20-30分钟。

   腹绞痛

   取穴:主穴取中脘、天枢、足三里。配穴取气海、合谷、耳穴胃、肠、

      交感。

   治法:密波,强刺激。每次30分钟。

   肾绞痛

   取穴:主穴取肾俞或膀胱俞、关元或水道。配穴取委阳、三阴交、耳

      穴压痛点。

   治法:密波,取病侧上下两个穴位,电流量先弱后强,以患者耐受为

      度,持续20~30分钟。

  (以上均出自《针灸学现代研究与应用》上册725~729页)

刺法灸法学·其他针刺法 \ 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