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_                      _
_

刺法灸法学·历代医著论刺法灸法 \ 教学参考          

教学参考

 一、单式针刺手法

  1. 捣法(雀啄术)

    《金针梅花诗钞》说:“捣,捏持针柄,不进不退,但又如进如退,

  在原处轻出重入,不断提捣,有如杵臼,亦如鸟之啄食。”

    《中国针灸学》说:“雀啄术,在针尖到达其一定深度后,将针提

  上插下,如雀之啄食,频频急速上下运动,专用于以刺激为目的。在提

  插之缓急强弱中不仅能起抑制作用,亦能应用于兴奋为目的者。”

   方法:针刺达穴内一定深度以后,在原处作小幅度、高频率的提插,

      轻提重插或提插用力相等,不断捣针,犹如杵臼或雀啄状。捣

      针时,应利用腕关节轻微上下震动为主,务必保持针尖在原位1

      分范围内进退。本法有催气、行气作用,针刺至一定深度,不

      得气者可使其得气,气至者可加强针感,促使针感传导扩散。

      (《针刺手法百家集成》96页)

  2. 颤法(震颤术)

    《中国针灸学》说:“震颤术,在行针后行轻微上下的震颤……专

  用于血管、肌肉、神经之弛缓不振者,即兴奋。”

    《神应经》说:“用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

  如手颤之状,是谓催气。”

   方法:用拇、食指尖持针柄,轻微用力左右捻转并上下提插,捻针角

      度要小,提插幅度要小,但必须在1分范围内快速进退针体,如

      手颤般地震动针体。主要应用于催气,针刺后气不至,用轻快

      上下颤动针体之法可催气速至。如已得气,用本法还可加强针

      感,使针感保留时间延长。(《针刺手法百家集成》98页)

  3. 滞针术

    滞针术是在搓法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针刺手法,指针刺至穴内一定深

  度后,术者搓捻针柄,使针尖与周围组织缠紧,针下出现“滞针”感,

  以激发经气,促进经气运行的手法。可与刮法、震颤术结合应用。

    许文波滞针术:迅速进针穴内,至一定深度,行针得气后,将针稳

  定于该处,右手拇指向一方单向徐徐捻针,有进无退,直至肌肉缠针出

  现滞针感。所谓滞针感,即捻转提插困难,局部针感明显时如有一沉大

  异物重压其间的感觉。其刺激强度可根据捻针周数多少或针下紧涩程度

  而定,左转针以补,右转针以泻。在滞针基础上,快速颤动针体,微出

  微进,即震颤法,可使针感向四周扩散或远端传导,甚而直达病所。留

  针10~60分钟。

    滞针术一般宜于肌肉较厚,四周无大血管处。滞针术必须在针刺得

  气后进行,并保持针尖在获得针感处原位不动。出针时反方向捻动针柄,

  待针体松动后再将针慢慢拔出。必要时可用左手摄切、按压相应经脉和

  穴位,协助出针。

  (《针刺手法百家集成》101~103页)

  4. 敲法

    《金针梅花诗钞》说:“每见针下得气,气已畅行,如停针不动,

  则针下之气每渐减弱或消失,如重行旋捻、提按,则气又再见。在停针

  之际为防止针下之气中辍及催气前进,可频频敲击针尾,以减少运针次

  数。”

   方法:针刺得气后,用食指或中指指腹对准针尾垂直敲击,使针体逐

      层深入,待达到一定深度后,再将针提至浅部,再行敲击。

      (《针刺手法百家集成》117~118页)

 二、复式针刺手法

  1. 飞经走气法

  1.1 青龙摆尾法

    本法行气为主,兼能补虚。有温通气血,推动经气流行的作用,临

  床可用于癥瘕积聚、瘿瘤瘰疬、关节痹痛和中风偏瘫等,以经气痹阻、

  气滞血瘀者为宜。

    李玉麟等认为本法有滋阴降火作用,可取用足三阴经穴,治疗肝、

  脾、肾亏虚而虚火上炎所致的头目疾患。其操作技术是:术者持针,将

  针插入,得气后即不再深入;用拇、食指持针柄,中指紧贴针体,对准

  针尖,轻轻摆动针体,但针尖切勿提动,一呼一吸摆动4次,使针感向

  上感传并呈线状。(《针刺手法百家集成》189~190页)

  1.2 白虎摇头法

    通关过节,促使针感传导,对气血阻滞,针感传导迟缓者尤宜。本

  法有清热泻火、祛风化痰等作用,适宜于实证、热证。郑魁山用本法治

  疗神昏谵语、烦躁癫狂、痉挛项强等,并取合谷、人中、丰隆等穴治疗

  狂躁型精神病,有明显效果。(《针刺手法百家集成》193页)

  1.3 苍龟探穴法

    虞成英用本法治疗各种急症,如晕厥取合谷、曲池、涌泉、人中、

  内关,高热取曲泽、委中、间使、曲池、合谷、外关,急腹痛取足三里、

  下巨虚、阳陵泉、三阴交、阿是穴(下肢及华佗夹脊部位压痛点),每

  次针3~4个穴位。选用1~2寸毫针,快速刺入,进至深层,再退至浅层,

  然后改变针向,上下左右多向透刺,逐渐加深。待患者有较强感应,病

  情有所缓解后可留针15~20分钟,若病情有反复,疗效不满意时可再针,

  但最多不超过3次。结果:晕厥68例,针后即刻苏醒58例;高热(39℃以

  上)45例,针后1小时体温降至38℃以下者33例;急腹痛77例,针后疼痛

  随即消失或明显缓解68例。认为本法具有通经催气、醒神开窍,泻实祛

  邪,宣通泄热等作用。(《中医杂志》1988(10):44)

  1.4 赤凤迎源法

    本法可维持与加强针感的作用,并能促使针感扩散。疏通经络,行

  络脉之气。临床可用于气血阻滞的痹痛、拘挛、痿躄、瘫痪等症。如用

  本法配合巨刺法治疗肩周炎,取健侧条口穴(巨刺),用28号3~4寸毫

  针,进针直达深层,得气后上提至浅层,候针自摇,再插入中层,然后

  用飞法,此时可嘱患者活动患肢肩关节。留针15分钟,其间行针2~3次。

  常可迅速止痛,恢复肩关节运动功能。(《针刺手法百家集成》198~199

  页)

  2. 治病八法

  2.1 烧山火、透天凉

    烧山火手法,一般可用于虚证、寒证,以脾肾阳虚、脏腑经络元气

  不足者为主要适应症,功能温阳散寒。如中风脱症,瘫痪麻痹,寒湿痹

  痛,四肢厥冷,脘腹寒痛,喜按喜热,五更泄泻等。郑魁山用烧山火手

  法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以秩边、阿是穴为主,风寒湿所致者配胞肓、

  风市、承山、飞扬以祛风散寒,软组织劳损所致者配肾俞、关元俞、环

  跳、阳陵泉等疏经活血,椎间盘脱出所致者配病变附近穴位。治疗57例,

  总有效率为98.3%,治愈率为31.6%,平均见效为2.7次,治愈为13.3次。

  (《针刺手法百家集成》166~167页)

    透天凉手法,一般可用于实证、热证,以邪热炽盛,脏腑经络气火

  有余者为主要适应症,功能清热泻火。如中风闭证,阳明腑热,高热,

  癫狂,热痹等。临床常取曲池、足三里以退热,用透天凉手法进行操作。

  郑魁山用本法,针水道、中极、复溜可以泻热利尿,治疗膀胱实热的小

  便不通;针大椎、合谷可以清热解表,治疗风热感冒等。(《针刺手法

  百家集成》170页)

  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实验研究:

  ①对体温与穴位皮温的影响:陆瘦燕等从1963年即开始观察烧山火和透

   天凉两种纯补、纯泻手法对体温的影响,其中烧山火82人次,有58人

   次体温上升;透天凉54人次,有32人次体温下降。1965年又用特制的

   高灵敏度半导体测温仪测量口腔温度,结果显示:烧山火手法能引起

   体温显著上升,平均差值为+0.5℃;透天凉手法能引起体温显著下降,

   平均差值为-0.3℃。此外,史正修等还观察了烧山火和透天凉手法对

   家兔肛温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烧山火可使家兔肛温平均上升0.7℃,

   透天凉手法可使其平均下降0.6℃。靳瑞等人1964年取同经五输穴,观

   察了二法对穴位皮温的影响。施烧山火23次,升温次数为23次,升温

   率为100%;施透天凉手法22次,降温次数为22次,降温率为100%。

  ②对血管舒缩运动的影响:董承统等(1963年)在按照病证虚实和机体

   体质选用相关穴位,施以相似补泻手法,观察肢体容积曲线变化时发

   现,在烧山火手法针下出现温热感时,肢体容积曲线可上升,显示肢

   体末稍血管呈舒张反应;透天凉针下出现寒凉感时,可规律地引起肢

   体容积曲线下降,提示末梢血管呈收缩反应。

  ③对血液成分的影响:陆瘦燕等(1965年)认为热补与凉泻会引起体温

   的变化,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影响体温变化的因素很复杂,总

   的说来,与能量代谢不可分割,而能量代谢主要来自糖代谢。于是观

   察了针刺引起体温变化和血糖及柠檬酸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针刺

   引起体温变化的同时,烧山火手法使血糖和柠檬酸含量明显增高;透

   天凉手法于针刺后半小时则使之明显降低;平针手法对血糖和柠檬酸

   含量也有一定影响,但其影响幅度较小。

     沈阳市中医研究所针灸经络研究室分别用烧山火、透天凉和平补

   平泻3种手法,观察针刺对嗜酸细胞数和白血球的影响,结果表明,烧

   山火组与平补平泻组嗜酸性细胞数都明显低于针前(P<0.01~P<

   0.001),其减少幅度在20~200/立方毫米之间;透天凉组则相反,针

   后嗜酸细胞数增加(P<0.05),其增加幅度在10~540/立方毫米之间。

   对于白细胞的吞噬能力,透天凉组有明显增强(P<0.01),烧山火组、

   平补平泻组虽也有增强趋势,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别。

  ④补泻手法的红外线图象:曹仁方等(1985年)在患者肢体浅表部位,

   取内关、外关为主,应用烧山火、透天凉手法导出红外线显示有关经

   络“气”的内容,通过红外线热图仪(定性)的显示方法观察了“气”

   的动态活动。结果显示:施透天凉手法可出现较基础亮点低的阴暗条

   束图象,条束状阴影延伸方向与针下凉感传导方向一致。施烧山火手

   法则出现条束图象亮度较高,并沿着热感传导方向延伸。反映出补泻

   手法可导出不同亮暗的红外线图象,图象呈现的束状与热凉感觉方向

   完全一致,这可能是针下之气的动态活动的反应。

   (以上实验研究均出自《针刺手法百家集成》429~438页)

  2.2 其他复氏针刺手法

  ①阳中隐阴法:以补阳为主,兼以清热,临床可用于先寒后热的疟疾,

   或寒多热少,寒热错杂(表寒里热)、虚实互见(虚多实少)的杂病。

  ②阴中隐阳法:以泻热为主,兼能补阳,临床上适用于先热后寒的疟疾,

   或热多寒少,寒热错杂(里热表寒以里热为主),虚实夹杂(内实外

   虚以内实为主)的杂病。

  ③龙虎交战法: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住痛移疼。临床可用于各种顽固

   性疼痛,如风寒痹痛、胃痛、牙痛、痛经等。也有用于疟疾等寒热往

   来者。可根据虚多实少或实多虚少两种虚实夹杂之证,采用先龙后虎

   或先虎后龙的手法。

  ④子午捣臼法:导引阴阳之气,壮阳以制水,补阳兼泻阴,能消肿利水,

   用治阳气不行、水湿泛滥所致的水肿、鼓胀

  (以上均出自《针刺手法百家集成》178~186页)

刺法灸法学·历代医著论刺法灸法 \ 教学参考          

_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