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二章 市场分析>>本章练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市场供应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提供给市场销售的商品总量(总额)。它只是社会商品资源的一部分。
2.市场商品需求量,是指计划内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额。
3.社会商品购买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通过市场上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额。
4.货币流入是指外地居民和集团单位通过银行、邮局汇入货币和随身带入货币。
5.货币流出是指当地居民和集团单位因种种原因要通过邮局、银行汇出货币和随身带出货币。
二、简答题
1.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产生和发展,就有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狭义的市场是指人们进行商品实体买卖的地方,即进行商品交换活动的场所。广义的市场是一种以商品交换为内容的经济联系形式。
市场的实际形成必须具备下列基本要素:
(1)存在着可供交换的产品即商品,包括有形的货物和无形的服务;
(2)存在着提供商品的卖方和具有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买方;
(3)交换价格符合买卖双方的要求。
2.影响市场商品供应量的因素是:
(1)产业结构的状况。它是影响市场商品供应量构成的主要因素。
(2)生产资料部门和消费资料部门的比例。它是影响着市场商品供应的构成。
(3)生活资料部门的具体划分。如衣、食、住、行的结构也影响着市场商品供应量的最终形成。
3.影响市场商品需求量的因素是:
(1)人口因素。它是最主要因素。从人口的规模上讲,人口数量的变化对市场商品需求总量有直接的影响。
(2)收入水平及由此决定的购买力因素。它是决定性因素。消费者收入增长及购买力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市场商品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变化。
(3)商品因素。商品的质量、价格也影响着市场商品需求的总量。
(4)城乡居民储蓄与手持现金的多少。一般来说,手持现金多,购买欲强,市场商品需求量就会增加。
4.影响市场占有率的主要因素,一是本企业生产经营条件,如企业的位置、设施、人员、技术力量,企业经营商品的种类、数量、适销性、企业的经营状况(资金、成本、价格、利润等),企业的服务态度、管理水平、外部条件等;二是竞争对手的生产经营能力。
三、计算题
1.
(16700-16400)-(4800-4560)=300-240=60(万元)
可见,该地区2016年末货币流出两为60万元。详言之,该地区未回笼的货币为300万元,其中240万元增加在本地区社会货币流通量里,60万元流出道其他地区。
2.
商品供求差额=11200-24600=-13400(万元)
商品供求比率= 11200/24600×100%=45.53%
商品供求差率= 13400/24600×100%=54.4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