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二章 市场分析>>文本学习>>知识点一


第二章  市场分析



知识点一:影响市场商品供求量因素的分析


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产物,了解影响市场供求诸因素、分析市场供求动态、把握消费结构的变化、预测市场占有率,对于企业正确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极其重要。本章将对此展开讨论

一、市场

(一)市场的含义

狭义:市场是人们进行商品实体买卖的地方,即进行商品交换活动的场所。

广义:市场是一种以商品交换为内容的经济联系形式。

(二)市场实际形成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1.存在着可供交换的产品即商品,包括有形的货物和无形的服务;

2.存在着提供商品的卖方和具有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买方;

3.交换价格符合买卖双方的要求。

只有具备了这三条,实际的交换行为才能发生。因此,任何一个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考虑所要提供的产品是否符合消费的需要、本企业是否具备生产经营这种产品的能力、该产品是否拥有足够的顾客、价格能否为顾客所接受。

二、市场的运行机制

市场之所以能够自行调节社会资源是通过市场运行机制实现的。市场运行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它通过价格、供求、竞争和工资等各种市场杠杆发挥作用。在各种杠杆中,价格是中心。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引起市场竞争,并影响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和资源的配置。市场供求反过来又影响价格,使商品的市场价格最终趋向于自身的价值。

三、影响市场商品供求量的因素

(一)影响市场商品供应量及其构成的因素

市场供应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提供给市场销售的商品总量(总额),它只是社会商品资源的一部分。

1.影响市场商品供应量形成的因素

(1)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它是商品供应量形成的基础,它决定着市场商品供应量的大小。

(2)储蓄和消费的比例。实物形态的国民收入和分配最终用于储蓄和消费两种用途。前者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直接关系到生产资料的供应;后者主要用于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直接关系到生活资料的供应。因此,国民收入分配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必然会对市场商品可供量产生重大影响。

(3)社会商品资源分配。在社会商品资源分配中,各种商品分配给各项用途的数量的增加,也会对市场供应量的形成产生影响。

2.影响市场商品供应量构成的因素

(1)产业结构的状况。它是影响市场商品供应量构成的主要因素。

(2)生产资料部门和消费资料部门的比例。它也影响着市场商品供应的构成。

(3)生活资料部门的具体划分。如衣、食、住、行的结构也影响着市场商品供应量的最终形成。

(二)影响市场商品需求量及其构成的因素

市场商品需求量,是指计划期内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额。

1.影响市场商品需求量形成的因素

(1)人口因素。从人口的规模上讲,人口数量的变化对市场商品需求总量有直接的影响。就基本生活需求讲,人口数量与市场商品需求量是正比例关系,人均消费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必然引起消费品需求总量的增长。

(2)收入水平及由此决定的购买力因素。它是决定性因素。消费者收入增长及购买力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市场商品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变化。

(3)商品因素。商品的质量、价格也影响着市场商品需求的总量。若商品适销对路,就能使市场消费需求得以实现;反之,则推迟消费,从而减少一定时期的市场商品需求总量。

(4)城乡居民储蓄与手持现金的多少。一般来说,手持现金多,购买欲强,市场商品需求量就会增加。

2.影响市场商品需求量构成的因素

(1)消费者年龄、性别。这是直接影响因素。从人口的年龄和性别来看,因不同年龄的消费者占消费者总体比重的不同,导致对市场商品需求的重点不同,据消费者的年龄结构,一般可分为老年人市场、儿童市场等。各种年龄集团对消费品的需求构成差异很大,而且在商品的质量、花色、规格等方面都有不同的选择要求。

(2)收入水平及由此决定的消费水平。这也是直接影响因素,消费结构按消费支出的不同,可分为吃、穿、用等。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日益改善,其消费结构表现为向高、精、细方向发展。

(3)消费者的职业、偏好、商品的消费需求弹性。它们对市场商品需求构成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4)国家政策措施、法律法令、社会风尚、自然气候等。它们对市场商品需求量及构成的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