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三章 资金分析>>文本学习>>知识点三


第三章  资金分析



知识点三:投资分析


如前所述,企业运用资金,无论权益资金或债务资金,均须付出代价。因此,企业运用资金所取得的投资报酬,必须大于资金成本。那么,资金应投放哪个方面,才会使投资报酬最大,也是资金分析的重要内容。资金投放,一般有企业内部资金投放和对外投资投放。

企业内部资金投放就是投放于企业的自身建设,如为扩大生产能力购买厂房、设备、汽车等固定资产,为了扩大生产购买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流动资金。对外投资投放是将企业资金投放到其他企业,包括拥有产权的股权投资和拥有债权的债权投资两种。

一、影响投资决策分析的因素

(一)风险因素

风险是指对未来事物发生的不确定性,即可能性。任何长期投资一般都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收回,而且在这期间往往又会碰到许多不确定因素,因而投资分析首先应考虑其投资风险。若投资风险大,则对投资报酬率要求也大。也就是说,将资金投放在有风险的投资时,其投资报酬应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无风险报酬,另一个是风险报酬。

风险报酬具有不易计量的特性,它按未来年度的预期收益的平均偏离程度来进行估量。步骤如下:

1. 确定投资项目未来收益的预期值

2. 计算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

在实际工作中,尽管标准离差能反映投资方案所冒风险的程度,但不便于与其他方案比较,故需计算标准离差率。

3. 确定风险系数,计算预期投资风险价值

风险系数是将标准离差率转化为风险报酬的一种系数。系数的确定可根据以往同类项目或根据经验进行。一般就某一国家、某一地区、某一行业来说,应该是个常数。

例3-6 A公司欲以50万元进行投资创办某种饮料生产厂,根据市场调查预测,预计可获得年收益及其概率的资料见下表:

(1)未来收益的预期价值

(2)标准离差

(3)标准离差率

若饮料行业的风险系数为75%,货币的时间价值(平均利率)为10%,则:

(4)预期风险报酬率

(5)预期风险报酬额

(二)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资源有多种用途时,即有多种实用的“机会”,但该资源用在某一方面后,就不能同时在另一方面使用而形成的损失。

例如,企业的资金可投放与生产A产品,也可投放于开发B产品,则企业若选择生产A产品而必然放弃生产开发B产品的好处,这就是生产A产品的机会成本。

虽然机会成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成本,不构成企业的实际支出,也不计入账册,但它却是正确进行资金投放决策必须认真考虑的因素。

(三)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周转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价值增量。它是资金所有权与资金使用权分离后,资金所有者向使用者索取的一种报酬。影响资金时间价值大小的因素主要有资金额、利率、期限。

企业的长期投资一般要经历很长的时期,资金的投放必须考虑该项投资引起的不同时期的货币支出与货币收入的折现值,在统一的时间价值基础上进行投入与产出的比较。

二、对内投资分析

对内投资包括将资金用于构建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以扩大企业再生产能力或保持企业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以及用于购买流动资产等。随着生产经营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产品的品种和产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必然要求企业扩充生产能力,调整和增添新的设备和厂房等,扩大企业再生产的规模。另一方面,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用于长期使用的磨损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要求对其进行更新和改造,以维持企业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而且,对固定资产投资具有资金用量大,周转期长,价值逐渐回收的特点。因此,对内投资的分析主要是对固定资产的投放分析。

对内投资方案的分析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种:非折现法和折现法。

(一)非折现法

非折现法一般包括投资回收期法和投资收益率法两种。

1. 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是指收回原始投资额所需要的时间,回收期越短,资金回收的速度越快,投资风险越小。根据投资回收期法来确定该方案是否可行,一般是以投资项目的经营寿命的一半(成为要求回收期)为准。若预计的回收期比要求的回收期短,则承担的风险较小,方案可行;否则,则承担的风险就会较大,方案不可行。

回收期的计算方法,因各年现金流量是否相等而有所不同。各年的现金净流量相等的情况下:

如果投资方案的各年现金净流量完全相等,但由于寿命周期末有残值,以致最后一年的现金净流量与其他各年发生差异时,为简化计算,也可以将残值平均分摊到各年的现金净流量中。

在各年的现金净流量不等的情况下,投资回收期应根据各年来的累计净流量与各年末尚未回收的投资余额进行计算。

例3-7 某公司为开发新产品,拟以500 000元购入一条生产流水线,预计可使用10年,折旧按直线法计算,预计残值50 000元,预计投产后每年实现利润60 000元,试分析该方案的可行性。

该方案的现金净流入量

该方案的要求回收期为5年(10÷2),而4.55年就可回收,故该投资方案可行。

2. 投资收益率法

投资收益率是根据年净收益和投资额计算的反映项目投资获利性的相对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例3-8 某公司欲扩大生产规模,现有两个方案供选择,有关数据见下表所示:

由于甲方案的投资收益率高于乙方案,故甲方案可行。

以投资收益率来评价分析投资的可行性,因其能说明各种投资方案的盈利水平,因而比投资回收期法更能说明问题。但无论投资回收期法或投资收益率法,都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为了将未来取得的收入与原投资额在同一个“时点”上对比,应采用折现法。

(二)折现法

常用的折现法有:净现值法和现值指数法两种。

1. 净现值法

是指将投资方案未来时期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按一定折现率折为现值,再计算其差额,以分析投资方案是否可行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若净现值为正数,表示投资的现金流入量之现值大于现金流出量现值,投资报酬率大于预定折现率,该方案有利;若净现值等于或小于零,表明投资的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现值相等或现金流入量现值少于现金流出量现值,方案不可取。

净现值法应用的关键是折现率的确定。一般可以资本成本率或投资报酬率作为折现率。

例3-8 某企业拟筹资100万元购买生产A产品的大型设备。设备预计可使用10年,期末残值10万元,每年可生产A产品10 000件,该产品销售单价60元,单位销售成本45元。所得税率25%,若资本成本率为12%,试用净现值法分析该方案的可行性。

A产品每年可实现税前利润=10 000×(60-45)150000(元)

每年应计提折旧=(1 000 000-100 000)÷10=90 000(元)

每年税后利润=(150 000-90 000)×(1-25%)=45 000(元)

每年现金流入量=90 000+45 000=135 000(元)

现金流量图示:

现金流入总量现值=135 000×(P/A,12%,10)+100 000×(P/F,12%,10)

=135 000×5.650+100 000×0.322=794 950(元)

其中,年金现值系数(P/A,12%,10)和复利现值系数(P/F,12%,10)查表可得。

净现值=794 950-1 000 000=-205 050(元)

净现值小于零,方案不可行。

2. 现值指数法

现值指数,是指投资项目在未来时期内资金流入量的现值与投资总额的现值之间的比值。

这种方法与净值法不同之处,在于净现值法用绝对数量表示其净现值,而现值指数法则拥相对数量表示单位投资额在未来期内可获得的收益之现值水平。对投资额不相同的投资方案,用现值指数法分析,可得到较准确的判断。

净现值和现值指数具有如下关系:

当净现值>0时,现值指数>1;

当净现值=0时,现值指数=1;

当净现值<0时,现值指数<1。

因现值指数法使投资额不同的方案具备了可比的基础,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具有更广泛的运用性和实用价值。

三、对外投资分析

企业筹集的资金,除了用于自身的扩大再生产,对内进行资金投放外,还可以用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或购买股票、债券和有价证券的方式,对其他单位进行投资。企业通过对外投资,不仅可以获得投资收益,而且还可以通过相互投资发展企业之间的横向联合,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使企业能够迅速发展,或通过相互投资得到稳定的产品销路和原料来源。

企业对外投资,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拥有产权的股权投资和拥有债权的债权投资两种。

股权投资是指对外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企业的部分或全部权益,成为被投资企业所有者的投资。一般包括联营投资和购买其他单位股票的投资。

债权投资是指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投资。投资者为债权人,被投资者为债务人,一般包括以现金购买国库券或其他企业发行的债券的债券投资以及因赊销而形成的债权投资。

(一)股权投资分析

股权投资分析主要以股票投资为主。进行股票投资的目的主要有:

(1)获取股利收益;

(2)利用证券市场股票价格的变动,获取价差收益;

(3)通过认购股票成为股东,参与股票发行公司经营管理;

(4)通过大量购买某公司股票,即收购,与该公司形成“母子”公司,从而达到控制该企业的目的。

股票投资分析按投资目的和期限可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股票投资的分析,主要是计算和分析股票收益率。股票收益主要来自股息、红利;股票交易差价收益;以及股份公司资产增值收益三个部分。衡量股票收益率的高低,常常要计算多个指标。

1. 本期股利收益率

该指标是以现行价格购买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例3-9 某公司购买甲公司发行股票1 000股,每股市价10元,甲公司上年每股股利为0.7元,则:

2. 持有期收益率

股票是没有期限和不还本的,但持有股票者可在股票市场上转让出售。股票持有期是指股票买进日至卖出日。由于持有期有长有短,为统一计算股票持有期收益率,一般应将持有期收益率折算为年收益率。

若在持有期间没有分派现金股利,则现金股利=0

3. 股票的资产增值收益率

股票的资产增值收益率是指股份公司的净资产超过股票面值的部分。衡量股票增值收益的方法是计算股票的资产增值幅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例3-10 某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净资产2 000万元,实发股票为1 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年终该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公积金8万元,则每股资产增值幅度为:

(二)债权投资分析

债权投资主要以购买债券(包括国库券、公司债券)而形成的投资为主。

债券的利息是按面值及票面利率和期限计算的,而购买债券的价格却有面值、溢价、折价三种。债券的付息方式有息随本清、分次付息、贴息三种。且债券的名义利息也会因购买时间差而不同。

企业购买债券,可获得的收益包括按债券的名义利率计息的利息收入;认购价格与偿还金额(票面金额)之间的差异差损。偿还差异是在债券折价发行的情况下产生的,如某种债券以100元为票面面值,现95元发行,购买者可获5元的偿还差异。偿还差损是在债券溢价发行的情况下产生的,溢价与票面金额之差即为偿还差损。

分析债券投资通常计算债券收益率,一般用年收益率表示。但由于计算的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收益率概念和计算公式。

1. 直接收益率

例3-11 某种债券面值100元,期限3年,年利率15%,溢价发行110元,则该债券的直接收益率为:

可见,

债券溢价发行时,直接收益率低于票面利率;

债券折价发行时,直接收益率高于票面利率;

债券平价发行时,直接收益率等于票面利率。

但直接收益率因没有考虑购进持有时间,很难反映投资的真实收益,一般只作为理论上的分析。

2. 最终收益率

债券的最终收益率是指债券投资者从认购日到到期日最后实际所得的年收益率,分为单利和复利两种。

(1)单利最终收益率

公式(1)适用于分次支付利息的债券;公式(2)适用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

例3-12 某企业于2014年9月26日购买以面值价格发行的2014年国库券100 000元,年利率14.5%,期限3年,于2017年7月1日到期,期满一次还本付息,则最终收益率是多少?

其中,待偿年数=(3×12-2)÷12。

(2)复利最终收益率

复利最终收益率适用于分次支付利息的债券,并将其利息再用于投资的情况,它是指在单利最终收益率的基础上,再加上利息与偿还差异差损用于再投资所带来的收益一并计算的收益率。

3. 持有期间收益率

持有期间收益率是指债券投资者在债券买卖之间持有期间的收益率,一般用于债券出售时衡量实际所得收益率。

债券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债券分次付息:

进入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