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四章 资产分析>>学习内容>>知识点一


知识点一:固定资产分析



学以致用

同学们,请运用你学到的知识,尝试分析下面的案例。

高校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它是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后勤、行政管理等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资基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的规模日益庞大,特别是近年来高校间的合并与调整,高校内部推行的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体现在固定资产上,则是来源渠道的广泛性,性质的多元性,管理的复杂性,但在如何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问题上却没有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多数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相关部门不能密切配合。目前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大多采用多部门分头管理,如后勤处管理房屋、家具,设备处管理设备仪器,图书馆管理图书杂志,财务处负责固定资产价值核算。它们分别为固定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代表学校行使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机构,造成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导致固定资产账物不符、账账不符、数据失实、口径不一等。

(2)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淡薄,流失严重。当前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仍停留在只管使用、不注重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一方面由于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不准确,造成价值虚增或虚减,使实物与账面价值不相符。例如,安装固定资产的安装费、购买固定资产的运杂费、购置车辆时支付的车辆购置附加费等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建、扩建固定资产只增加了发生的支出,却没有减少变价收入,造成固定资产价值的虚增。另一方面,房屋、建筑物完工之后,不及时办理验收入账手续就投入使用;一些二级单位用自筹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不到相关职能部门验收入账;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不办理固定资产增值手续等,形成账外固定资产,致使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3)固定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在固定资产的购置上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论证,部门之间盲目追求“小而全”,争设备、争投资、重复购置,导致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对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只重预算安排,不重实物管理,难以做到集中管理、调剂余缺、资源共享,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造成固定资产的闲置与浪费。

(4)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不完善。多数高校固定资产都已使用了计算机进行统计与管理,但一方面这些管理软件只侧重于仪器设备的录入、统计,而对房屋建筑物、图书等固定资产无法进行录,因而无法反映高校固定资产的全貌;另一方面管理软件无接口,不能实现部门之间实时核对账目,很难做到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监控。

教师解析:

从本案例中可以看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的规模日益庞大。高校固定资产具有广泛的来源渠道和多元的性质,对其管理具有复杂性,应随着形式的变化及时调整管理方式及手段。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你是否掌握了固定资产分析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进入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