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二章>>知识讲解>>视频课堂>>知识点三

知识点三:古罗马的思想与文化



学以致用

同学们,请运用你学到的知识,尝试分析下面的案例。

案例:

伊达拉里亚人是公元前8世纪的微兰诺瓦铁器文化之后出现在意大利亚平宁半岛上的一支操非印欧语的民族。其主要居住地为介于阿诺斯河与第伯河之间的伊达拉里亚平原。希腊人称之为第勒尼人,罗马人称之为伊达拉斯基人或塔斯基人,但其自称为罗散那人。关于伊达拉里亚人的起源,古今历来众说纷纭,希罗多德说他们来自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狄奥尼索斯则认为他们是意大利半岛上的土著居民,今人通过对其海上贸易和文化艺术的特点的分析,认为伊达拉里亚人可能同希腊人中的一支——古代的爱琴居民有关。考古发掘显示:伊达拉里亚人是一个以城市文化为主的民族,其生产工艺受到了希腊的强烈影响。但也不失其自身特点;其技术水准比同时代的其他意大利人要高。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伊达拉里亚人强盛了200年左右,到前6世纪时已在第勒尼安海称霸,与迦太基人在西部地中海平分秋色。陆上向北占领了波河流域;向东越过亚平宁山,到达亚得里亚海,向南进入拉丁姆和坎佩尼亚,并在这里建立了一些殖民地,如加普亚和诺拉城等。甚至有一段时期还统治了罗马和拉丁姆的许多地区。从公元前6世纪末开始,伊达拉里亚人开始盛极而衰。先是于公元前505年在阿利基亚败于拉丁人与希腊人联军;公元前474年攻打库麦城失败,从而丧失了在科西嘉地区的势力,同时,罗马人也逐渐摆脱了其统治。公元前438年,伊达拉里亚人在加普亚又被萨姆奈人击败,彻底丧失了在坎佩尼亚的势力范围。公元前5世纪前后,克尔特人从北方移入波河流域,伊达拉里亚人遭到排斥,渐次退回故地,不久就从历史上消失了。伊达拉里亚人在其旧居地先后建立了十几个城市,但从未走向过统一,其对外扩张也只是某个集团单独进行,始终没有正式建立过一个国家。

拉丁人是古代意大利居民。公元前2000年代初,从欧洲内陆进入意大利半岛。后在第伯河下游的拉丁姆平原定居,其语言属印欧语系,传说其始祖是拉丁努斯。公元前8世纪,拉丁人与萨宾人联合,原始公社逐渐解体。罗马建城以后,拉丁人与其居住地区渐趋纳入罗马人势力范围。该名词后来泛指受拉丁语影响较深的地中海北岸居民。中世纪以来的欧洲历史文献通用此词指南欧人。

萨宾人也是古代意大利居民,最早居住在后来罗马城的东北部,以村落为单位散居在亚平宁山丘各处,不设城防守,彼此之间亦互不统属。关于萨宾人的起源,无从考证。古典作家根据其勇猛好战的特点,推断他们是拉西第梦(斯巴达)人。据传罗马建城之初,为了扩大种族繁育后代,罗慕路斯曾设计抢夺了一批萨宾妇女,萨宾王塔提乌斯一度欲攻占罗马城,后在那些被掳萨宾妇女调和下与罗慕路斯答成妥协,两个民族遂联合起来。公元前449年,罗马在对萨宾人的战斗中赢得决定性胜利。公元前290年,罗马执政官丹塔图斯将其最终征服。

就此为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罗马早期文化的特征,并简要说明文化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你是否认识到了文化的特征,以及文化与帝国崛起的一些关联?下面我们进入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