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已经学完了本章的有关知识。下面由老师把你学过的知识要点归纳一下。
丕平献土:753年,教皇斯提凡二世向法兰克王国丕求援,以肃清伦巴第人的侵扰。次年,丕平出兵意大利,打败了伦巴第人,迫使其保证归还原属教皇管辖的拉文那地区。此后,却不料伦巴第人首领埃斯图尔失违背诺言。756年,丕平再度出兵意大利,夺回了伦巴第人所占土地,并把它献给教皇,使其从此统治意大利中部。774年,丕平之子查理对“丕平献土”给予认可,为此提供法律依据,由此赋予教皇在中古西欧世俗界的一定权力。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奥古斯都:
封君封臣制:早在法兰克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时期,贵族内部已经结成等级关系,即封君封臣关系。但这种制度存在的典型时期是11-13世纪。到了11世纪以后,贵族内部缔结封君封臣关系已经发展出了一整套仪式,简单来说可以归纳两种礼仪,就是臣服礼和宣誓礼。臣服礼大致就是为臣者要脱帽,要下跪,不能佩戴武器并且把双手放入封君的合拢的手掌之中,并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在完成臣服礼之后还要像封君起誓也就是宣誓礼。这样封君封臣的等级关系就确立起来。封君与封臣之间互有权力,互尽义务。封臣对封君承担的义务有很多,简单概括为三点:1.“效忠”。从消极方面讲,封臣不能做危害封君的事,包括不得损伤封君肢体,不得泄漏他的秘密、出卖他的城堡以致危及他的安全、不得败坏他的声誉、不得损害他的财产,等等。2.“帮助”。这是封臣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义务,包括为封君服军役、向他提供协助金和物资。3.“劝告”。封臣有义务出席封君 召集的会议,提出意见来帮助封君。封君对封臣对义务,主要是“保护”和“维持”封臣,不得伤害后者的荣誉、财产和生命。封君对封臣承担的义务,主要是“保护”和“维持”封臣,不得伤害后者的荣誉、财产和生命。“维持”是指如果封臣能履行军役,那么封君就会给予封臣一块土地,也就是封土。封土是世袭的,所以这种封君封臣关系也是世袭的。西欧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其法权形态上受到封臣制极大影响,称为封土制,具有等级性及条件性两大特点。
教皇制:教皇亦称“教宗”,意指“爸爸”,最初本为古代天主教对其神职人员的一般尊称,至今在东派教会中仍有以此称神父者。天主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后,罗马、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和耶路撒冷五地的主教均用此称谓来表示其宗主教之衔,而罗马主教认为此衔仅指西部教会的领袖。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主教成为西方教会中的最高首领,加之756年法兰克王丕平“献土”后又在意大利形成“教皇国”世俗政权,“papa"这一称谓遂逐渐为罗马主教所独有,开始构成“教皇”之涵义。到11世纪时,罗马主教格列高利七世独占“papa"之称,从而正式形成了西方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制度。 “papa"一词也就作为“教皇”之专称沿用下来,即今日英语中的“pope”、德语中的“Papst“和法语中的“pape”。
查理大帝:或称为查理曼、查尔斯大帝、卡尔大帝(德语:Karl der Große),法兰克王国加洛林国王,罗马帝国的奠基人。他建立了那囊括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庞大查理曼帝国。公元800年,由罗马教皇立奥三世加冕“罗马人的皇帝”。他在行政、司法、军事制度及经济生产等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树,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是他引入了欧洲文明,他被后世尊称为“欧洲之父”。
克吕尼运动:10世纪末~11世纪天主教会内部的一次重大改革运动,因以法国克吕尼修道院为中心,故名。克吕尼运动始于克吕尼修道院第一、二任院长伯尔诺(910~927在任)和圣奥多(927~942在任)之时。他们提出僧侣必须遵守西欧修道院原有的本笃法规,强调守贫(不置私产)、守贞(独身)、服从(服从修道院领导);主张严格隐修生活,整肃宗教礼仪;反对世俗势力控制修道院及侵蚀其地产。格列高利七世上台后即颁布著名的教皇选举法,规定教皇只能由枢机主教团选举产生,世俗封建主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得干预,并禁止买卖圣职和教士婚娶。1076年2月在罗马公教会议上宣布革除亨利四世教籍,废黜其帝位,迫使亨利四世于1077年冬季亲往教皇居地卡诺莎堡请罪,教皇声威大震。
经院哲学:12世纪出现了一股翻译热潮,大量古希腊和阿拉伯著作被翻译成拉丁语。到了1260年前后,现今能够看到的亚里斯多德的所有著作,几乎都有了拉丁文译本。在中世纪,西欧的学者花费大量时间,试图对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思想,与基督教教会早期一些神学家的论点进行调和。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类的理性,教会的神学家们却坚持信仰,中世纪哲学家试图调和理性和信仰的关系,或用古希腊哲学家的逻辑工具,来为求证神学的原理服务。这种融合了古希腊哲学和基督教信仰的哲学,通常是一些学者在教会学校或大学里讲授或研究的,因此叫做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
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拉丁文:Cruciata,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进行的、持续近200年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以收复阿拉伯穆斯林入侵占领的土地的名义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的战争,前后共计九次。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征,因此每个参加出征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戴“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