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
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是指教育目标的组合构成,从儿童语言能力的构成、语言教育的作用和语言教育目标本身的角度来进行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1.倾听行为培养
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也是儿童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并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因此,在学前阶段培养儿童倾听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学前儿童倾听行为的培养,着重点放在对汉语语音语调和语义内容的理解上,在幼儿园里通过教育逐步帮助儿童建立起以下倾听技能:
(1)有意识倾听,集中注意倾听;
(2)辨析性倾听,分辨不同内容的倾听;
(3)理解性倾听,掌握倾听主要内容、连接上下文意思的倾听。
2.表述行为培养
表述是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是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主要表现之一。只有懂得表述的作用、愿意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且具备表达能力的人,才能真正地与人进行语言交际。因而,表述行为培养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阶段是儿童逐步掌握口头语言,并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儿童表述行为能力发展的重点主要在于学习正确恰当的口语表达,从语音、语法、语义以及语用四个方面掌握母语的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表述水平。并且,学前儿童口头表述行为也有个人独白、集体讲述、对话交谈等不同的表现方式,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加以引导。
3.欣赏文学作品行为的培养
文学作品欣赏活动是感知理解文学作品,并尝试操作艺术语言方式的行为。这种通过语言塑造形象、表现生活的艺术作品,带有口语的特点,却又不同于口语,它们是艺术语言的结合体,也是书面语言的反映。文学作品欣赏活动对学前儿童的语言及其他方面的信息具有特别的意义。学前儿童欣赏文学作品行为的培养主要在于培养儿童综合的语言能力,增强儿童对语言核心操作行为的敏感性,以及对不同情境中语言运用的敏感性等。另外,还应培养儿童理解文学作品,初步感知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构成。
4.早期阅读行为的培养
早期阅读行为是指学前儿童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早期阅读行为包括儿童在学前阶段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愿意阅读图书和辨认文字,同时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书写的准备技能等。早期阅读行为主要在于激发学前儿童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早期阅读的有关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