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散文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散文创作,按时期可以划分为十七年散文、新时期散文和新世纪散文。下面我们通过一段教学视频来进行了解。
讴歌新时代、颂扬新人物、反映新成就、赞美新风尚——欢快的颂歌色彩是十七年散文的主旋律。但由于散文受到“左”的文艺理论和“左”的僵化观念的影响,作家基于统一的思想表现模式,限制了散文创作题材和体裁的多样化,主要体现为豪言壮语式的歌颂,缺少真情的抒写,整体艺术成就不高。
新时期散文的复兴由挽悼性散文发端。同时与小说界的伤痕小说、反思小说相呼应,散文家们也开始了对伤痕的抚慰和对历史悲剧的反思,写出了许多在现实和历史的碰撞中冷静思索和真诚剖析的散文佳作,我们把这类散文叫做反思散文。如巴金的《随想录》、丁玲的《牛棚小品》、杨绛的《干校六记》等。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散文文体变革潮起,散文创作成绩更加突出,本期散文主要类型有文人散文、学者散文、人文关怀散文、小女人散文等。
新世纪以来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为散文创作注入了新的内容和基本动力。社会层面的丰富多彩和巨大体量,为散文写作提供了无限延展的写作可能。就创作的个体而言,新世纪以来产生了众多优秀散文作家和散文作品,如贾平凹、王蒙、铁凝、张承志的散文作品。同时在题材上,也丰富多彩,有农村题材散文、历史题材散文、智慧散文、人文关怀类散文、城市题材散文等。
通过以上视频内容的学习,
你是否对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历程有了一定的认识?
下面我们进入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