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二章>>知识讲解>>视频课堂>>知识点一

知识点一:儿童歌谣的概说



视频学习资源下载 视频学习资源下载 视频学习资源下载

我们通过上述分析深入了解了儿童歌谣的概念、起源与发展以及儿童歌谣的功能,现在我们来进行归纳总结:

一、儿童歌谣的概念

儿童歌谣是指适合儿童听赏念唱的儿歌和童谣。所谓歌谣,是民歌、民谣和童谣的总称,它是劳动人民口头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歌谣形制短小,内容浅显,语言通俗,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往往表达人们最朴素的情感与望,在民间广为流传。

二、儿童歌谣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有关歌谣的文字记载最早始于《诗经》,距今已三千多年。《诗经・魏风・园有桃》有“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之句。稍后《列子》有载《康衢童谣》,据说是我国传说中的圣人尧时的童谣。

儿童歌谣在我国古代一般被称为童谣,也有童子歌、婴儿谣、小儿语、孺子歌等多种称谓。儿歌童谣最初大多是成人为某种目的而作,借儿童之口吟唱流传。政治家将其作为舆论工具,巫妖则为其迷信宣传。《东周列国志》说周宣王闻轻系即是一例。

明代开始有人搜集整理民间童谣,吕坤将他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搜集到的童谣整理编辑出我国第一部童谣专集《演小儿语》。至此,儿童歌谣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清代,郑旭旦编写《天籁集》,认为童谣是“天籁”——“天机活泼,时时发现于童谣” ,强调了童谣天真、活泼自然的特性。

20世纪初, 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了新文化、新文学的彻底变革,白话文、白话小说诞生了,新诗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歌谣也随之产生了。创办《歌谣》周刊,周作人撰写《发刊词》。

新中国成立后,儿童歌谣创作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创作队伍壮大,创作成就斐然。

新世纪以来,各地报纸杂志和出版业的鼎力相助大大促进了儿童歌谣创作的繁荣。2006年《中国经典儿歌》三卷本(《童谣》《新儿歌》《名家儿歌》)出版发行,被称之为献给新世纪儿童的“一道丰美的盛宴”。

三、儿童歌谣的功能

(一)增添儿童生活的乐趣

(二)培养儿童的语言

(三)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

(四)开启儿童的心智

(五)陶冶儿童性情

边学边练


通过以上学习,你是否掌握了儿童歌谣的五大功能?接下来我们进入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