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五章>>本章练习>>参考答案

本章练习答案



一、名词解释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和象征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的虚构故事。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花鸟虫鱼草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情感,使它们人格化。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童话的类别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根据作品来源不同,童话可分为古典童话、民间童话、文学童话和科学童话;(2)根据人物形象类型不同,童话可分为常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超人体童话;(3)根据童话体裁不同,可分为散文体童话、童话诗、童话剧。

2.参考答案:

童话的特征主要有三方面,分别是:(1)幻想丰富神奇,夸张大胆动人(2)情节完整曲折,形象生动鲜明(3)语言简洁活泼,表现手法多样。

3.参考答案:

童话赏析的三种方法:(1)沉情于文,浸心于境(2)评判幻想,剖析现实(3)品尝语言,识别个性。

4.参考答案

童话创编的七种技巧:(1)吸取生活的源泉(2)童话创作的思维训练(3)讲究虚实(4)巧设悬念(5)运用变形(6)借鉴与创新(7)误会法与巧合法。

5.参考答案

童话的教法:我们可以依循幼儿天真、好奇、无拘无束、富于想象的年龄特点,将幼儿喜闻乐见且直观形象的绘画手段或动漫影视运用到童话故事教学中;可以站在儿童的角度,突显童话的口语性,让儿童复述童话,并引导儿童把幻想的童话故事当作真实的故事来讲述,通过童话幻想的翅膀,唤醒童话真实的内质,使孩子真正达到学习童话、接受教育之目的;可以通过角色置换法让儿童来表演童话,从故事情节中提炼一个角色或者让学生自己为自己选取喜欢的角色,将他们带入童话情景中,再以这个角色的身份参与课文内容,使他们达到跳出旁观者的身份,完全沉浸到童话所描绘的幻想世界中去的境界;可以紧抓住童话中的某个兴趣点,激发学生再阅读的兴趣,强化延伸教学给孩子们发挥其创作才华的机会,引导儿童试着给童话做个续编或改写,从而发展儿童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等。

三、论述题

参考答案:

沉情于文、浸心于境只是一种极为必要的感性阅读。紧接着,需要抽身而退,超乎情境,走向理性的欣赏评判。如果说,前者是欣赏童话的基础,后者则是欣赏童话的关键。理性的欣赏评判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从种类入手,把握幻想特性。人们根据人物形象类型不同,把童话分为超人体、拟人体、常人体三类。超人体童话引入幻想境界的是一种超乎人类活动的力量,特别是神仙鬼怪、魔法宝物等等。比如,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金鱼颇有神力,为报答渔夫放生自己,数次满足渔夫那贪得无厌的老太婆的要求,还让她做了“世袭的贵妇人”“自由自在的女皇”,但贪心的老太婆“要当海上的女霸王”,并且要金鱼亲自侍奉她,听她使唤。这一次,金鱼不但没有答应她的要求,还收回了以前送给她的一切。当老头儿从海边回来时,他看到的“仍旧是那所小木房”,老太婆面前“还是那只破木盆”。老太婆由穷变富又由富变穷的遭遇,只有幻想才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2)从流派着眼,洞察幻想风格。就一般而言,童话的幻想风格主要划分为两大流派:一种是带有诗情画意的幻想,一种是带有神奇夸张与幽默诙谐的幻想。前者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全篇洋溢着诗情画意,故事凄婉动人,其间流淌着博大的仁爱;后者如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则其幻想神奇而夸张,语言也带有幽默诙谐。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先从不同流派的主要幻想风格入手,去评析作家的某一具体作品。

(3)从形象出发,评析幻想水平。童话形象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童话的幻想水平。无论是超人体、拟人体还是常人体童话,无论其在幻想风格上属于哪种流派,都要着力塑造鲜明独特的童话形象。因此,赏析童话,要从根本上分析作品经由幻想塑造出来的形象是否给人如临其境的独特感受,是否给人提供了立体丰满而独具特色的审美价值,并以此判断作品的幻想水平。

(4)从象征出发,剖析幻想对现实生活的折射。童话的幻想从根本上说,除了塑造奇特的童话形象外,还要对现实生活的某一侧面、某一真理有所象征。前者表现童话的艺术价值,后者表现童话的现实追求。无论童话的幻想离现实有多远,无论是有意或无意,通过象征以反映现实生活是它永恒的规律。即使像超人体童话,也存在着一个基本稳定的模式:一个看来几乎完全没有胜利可能的人借助神力或魔法,终于战胜困难,获得胜利,以此表现下层人民的某种生活理想与愿望。《灰姑娘》如此,《神笔马良》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