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对。社会问题就是实际条件与应有条件之间的偏差,或者是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而这种偏差或差距往往会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它超过了个人稳定的环境和范畴,牵涉到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2.答:错。市场是最重要的自愿性的工具,他在提供私人物品和保证资源有效配置方面具有优势。但市场并不是万能的,他不能充分提供大部分公共政策旨在解决的公共物品和服务。而且市场是一个高度不公平的政策工具,他仅仅满足那些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3.答: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
对政策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的看法。
对成本收益的权衡
对大局和整体的考虑。
避免受到惩罚
环境条件的变化
4.答:(1)利益集团
(2)公民
(3)大众传媒
(4)思想库
(6)网页防篡改
(7)审计与不可抵赖
5.答:1) 提出公共问题的主体有
a)官方决策者:具有合法权威去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组织和个人。立法机关、行政决策机关、行政执行机关、法院
b) 非官方参与者:虽不直接拥有合法的制定和执行政策权力但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具有或多或少的影响的组织和个人。
(1)利益集团。所谓利益集团是指那些因为具有相同的价值需求或利益倾向的个人结合在一起的,经常对政策施加影响和压力的社会群体或团体间的联盟。
(2)政党。政党只有把握国家政权,才可以将施政纲领转变为公共政策。
(3)公民个人。公民是一种最广泛的非官方政策主体。公民享有参与政府管理并影响公共政策的权利。具体表现为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4)大众传媒。指在传播路线上用机器做媒介以传达信息的报纸、书籍、杂志、电影、广播、电视、因特网等诸形式。决策中的信息总要借助于一定的媒体才能传播。
(5)思想库。现代政策研究组织又叫“思想库”。是由各种专家、学者组成的跨学科、综合性政策研究、政策规划和政策咨询的组织。
答案:2)本案例的主体有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机构、专家学者、政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