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二章>>课前准备>>本章导学


引导案例:

  在国外,政府创新了这些政策工具

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是影响政策效果的两个关键。好政策难落地,经常出在落实环节。郁聪研究员结合研究,分享了国外经验。内容如下:

国外在推动企业自主节能的经验总结起来主要是:立法和政府监管是促进企业自主节能的基础,税收政策和碳排放(节能量)交易是增强企业内生节能动力的重要手段,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是解决企业节能外部障碍的有效措施,构建政策链是提升节能减排效果的最有效方式,以经济指标引导企业节能有时比以节能量指标更有效,以市场营销方式强化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地和实施。

为帮助和加速企业高层做节能决策,英国、美国都应用了许多创新型政策工具,根据政策工具的原理和特点可以分为“签协议”、“树榜样”、“搞评比”、“做认证”四个模式。

“签协议”模式是指政府与企业、行业协会与企业,或者企业之间围绕节能目标或能效水平签订协议,要求签约企业在指定期间内实现一定数量的节能量目标,或企业能效达到一定水平。

一般情况下,“签协议”模式会与奖惩机制挂钩,顺利履约的企业将获得奖励,而未能履约的企业将可能得到处罚。例如英国的气候变化协议(CCA),签订协议的企业若在规定时期内完成其节能减碳目标,将可免除60~90%的气候变化税,否则将按原有水平缴纳。

“树榜样”模式是指政府或行业协会在某领域选择出能效标杆并作为其他企业学习和追赶的榜样。一方面,树立能效标杆有助于提高企业决策者对于能效的重视;另一方面,当选能效标杆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形象,起到了广告宣传的效果,因此企业也会积极响应。

树榜样的例子如英国碳信托公司开展的工业能效加速器活动,就是以碳信托公司为核心,通过开展深入的节能潜力排查、应用前沿的能效技术和管理方式,将企业打造成该行业的能效标杆,再通过宣传的方式鼓励其他企业模仿跟进。

“搞评比”模式是指在某个行业或针对某类产品的能效评比,通过能效水平的横向比较,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发现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及本企业能效水平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从而加速其节能决策。

最好的例子是美国政府开展了“卓越能效计划”,对符合ISO50001全球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并取得更高能效业绩的工业企业进行认证,由独立第三方审计每个企业,考察企业所取得的业绩,并根据其所取得的业绩把企业评定为银、金或铂金级企业。

“做认证”模式是指根据企业或产品能效,达到一定水平以上者可以获得类似于节能/低碳/绿色产品之类的证书,一般情况下获得证书的企业或产品可以获得优先采购等方面的奖励。

例如美国的“能源之星”,政府组织第三方机构来评价终端用能产品的能效水平,满足要求的产品可以获得能源之星的标识。而且美国在《政府采购法》中还明确规定,政府必须采购获得了能源之星认证的产品,从而提高了企业对于能源之星的接受程度。

●思考问题:

问题一:什么是政策工具?如何应用政策工具?

问题二:如何使政策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习目标

1.掌握公共政策系统。

2.掌握公共政策主体、客体。

3.掌握公共政策环境。

4.掌握公共政策工具。

进入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