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五章>>知识讲解>>视频课堂>>知识点一

知识点一:艺文志诸子略



视频学习资源下载 视频学习资源下载 视频学习资源下载 视频学习资源下载 视频学习资源下载 视频学习资源下载

下面我们来看看《艺文志诸子略》的具体内容。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爲高。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譁衆取寵。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儒學衰。此辟儒之患。

(1) 藝文,指書籍。略,概要。

(2) 流,流派。

(3) 司徒,官名,秦以前掌管對人民進行教化的事。

(4) 游文,等於説習文。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

(5) 祖述,奉行其道。

(6) 憲章,法制。這裏用如動詞,是守其法制的意思。

(7) 宗,尊敬。

(8) 精微,指儒家學說的精妙細微之處。

(9) 辟(pì),僻。辟者,邪僻不正的人。抑,壓抑。揚,抬高。

(10) 苟,苟且,随隨便便。譁,喧嘩。寵,尊榮。譁衆取寵,使衆人轟動,以取得尊榮。

(11) 乖(guāi),背戾,相反,這裏指違反五經的本義。析,分離,這裏弄得經義支離破碎。

(12) ,通“浸”,漸。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及放者爲之,則欲絶去禮學,兼弃仁義;曰:獨任清虚,可以爲治。

(1) 史官,記事之官。

(2) 君,用如動詞。君人,做老百姓的君主。

(3) 克,能。攘,通“讓”。

(4) 嗛,通“謙”。

(5) 益,増益。

(6) 放,放任,指無爲。

(7) 弃,同“棄”。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歴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及拘者爲之,則牽於禁忌,泥於小數,舍人事而任鬼神。

(1) 陰陽家,研究陰陽律曆的一個學派。

(2) 羲和,羲氏、和氏,相傳爲上古世掌天地四時的官。

(3) 昊(hὰo)天,就是天。昊,大。

(4) 歷,通“曆”,紀載曆法的書。象,觀測天文的儀器。“歴”“象”在这裹用如動詞,指推曆觀象。

(5) 敬,慎。

(6) 拘,固執不通。

(7) 牽,牽制。禁忌,有關吉凶的忌諱。

(8) 泥(nì),拘泥,拘執。數,術。小數,有關禁忌的小術。

(9) 任,聽憑。

 

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易》曰:“先王以明罰飭法。”此其所長也。及刻者爲之,則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於殘害至親,傷恩薄厚。

(1) 理官,審理狱訟的官,即法官。

(2) 信,誠。必,果。兩個詞都用如動詞。

(3) 飭,整頓。

(4) 刻,刻薄,仁厚的反面。

(5) 薄厚,使仁厚變爲刻薄。

 

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此其所長也。及譥者爲之,則苟鉤鈲析亂而已。

(1) 名家,戰國時代的一個學派。

(2) 禮官,古代掌禮儀的官。

(3) 數,這裏指差等。

(4) 譥,挑剔,找岔子。

(5) 鉤,取。鈲,破。鉤鈲,鉤取出詭怪的道理而破壞名實。析亂,分析得支離破碎而淆亂名實。

 

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選士大射,是以上賢;宗祀嚴父,是以右鬼;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長也。及蔽者爲之,見儉之利,因以非禮;推兼愛之意,而不知别親疏。

(1) 清廟,宗廟,宗廟肅然清静,所以稱爲清廟。

(2) 采,木名,即櫟(lì)木。

(3) 上,通“尚”。

(4) 宗祀,廟祭。

(5) 右,等於説尊尚。墨家信鬼神,尊尚鬼神。

(6) 非命,反對天命之説。

(7) 視,通”示”。

 

從横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孔子曰:“誦詩三百,使於四方,不能専對,雖多,亦奚以爲!”又曰:“使乎!使乎!”言其當權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辭。此其所長也。及邪人爲之,則上詐諼而棄其信。

(1) 從横家,指策辯之士。

(2) 專對,獨自應對。

(3) 權事制宜,權衡事實做合適的對策。

(4) 上,通“尚”。諼(xuān),詐。

 

離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其所長也。及盪者爲之,則漫羡而無所歸心。

(1) 雑家,不主一説而糅合諸家之説的一個學派,其學説以《吕氏春秋》《淮南子》所表現的思想爲代表。

(2) 議官,諫議之官。

(3) 國體,治國之法。此,指儒、墨、名、法諸家的學説。

(4) 王治,王者的政治。無不貫,對各家學説無不貫通。

(5) 盪者,學識浮泛的人。盪,通“蕩”。

(6) 漫羡(yǎn),即漫衍,指牽涉面很廣而抓不住要點。無所歸心,等於説使人心没有歸宿。

 

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播百榖,勸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貨。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長也。及鄙者爲之,以爲無所事聖王,欲使君臣竝耕,誖上下之序。

(1) 鄙者,鄙野的人,實指主張親自參加農業勞動的人。

(2) 竝,同“並”。

(3) 誖(bèi),擾亂。

 

小説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説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爲也。”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

(1) 稗(bὰi)官,負責記述閭巷風俗的官。

(2) 小道,小的道理。

(3) 泥(nì),阻滯。

(4) 綴,聯綴,這裏指聯綴辭句記録下來。

(5) 芻蕘,割草打柴。這裏泛指一般平民。

 

凡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皆起於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説,蠭出竝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説,取合諸侯。其言雖殊,辟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而相成也。《易》曰:“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今異家者,各推所長,窮知究慮,以明其指,雖有蔽短,合其要歸,亦六經之支與流裔。使其人遭明王聖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猶瘉於野乎?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

(1) 九家,指除小説家以外的九家。

(2) 政,通“征”。力政,以武力相征伐。

(3) 蠭,同“蜂”。蠭出,像羣蜂紛飛似的出現了。

(4) 辟(pì),比喻,後來寫作“譬”。

(5) 窮、究,都是盡。

(6) 指,通“旨”,宗旨。

(7) 要,主要的道理。歸,歸宿,目的。

(8) 支,分支。流裔(yì),末流。

(9) 股,大腿。肱(gōng),上胳膊。人體靠股肱來活動,用以比喻輔佐之臣。

(10) 野,指民間。

(11) 瘉,通“愈”,勝。

(12) 六藝,這裏指六經。

(13) 萬方,指天下。略,道術。


边学边练

一、解釋下列加粗詞語的意思。

合于尧之克

合于光之克攘,《易》之嗛嗛

象日月星辰

彼九家者不犹于野乎

是以五经乖析

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

二、词义分析重點掌握下列句子的语法: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

伤恩薄厚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基本了解了《艺文志诸子略》的内容。


进入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