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音字概念
单音词即只有一个音节的词,从形式上看就体现为一个汉字。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词,但有时候例外,并不是所有的单个汉字都是词。
(二)单音字的特点
1.多义性
由于汉语中的概念极其丰富,而词的数量又有限,所以一词一义就很难满足人们言语交际的需要。于是,在汉语尤其是古代汉语中一词多义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2.灵活性
很多词表示的意义都是笼统的而不是十分精确的,这些词的意思有相同之处,但是在情感色彩和程度上稍有不同。
3.能产性
绝大多数的单音词都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可以以一个词素与不同词素组成不同的复音词。
(三)单音词的连用
古代汉语里单音词占绝大多数,因此在古书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状况:作者在使用文字时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连在一起后,其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中的某个复音词相同,但是意思却存在区别,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做“单音词的连用”。
遇到这种情况时,很多人容易误将其当做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来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辨认这种现象,把它们区分开来,仍然当做两个单音词来理解。
(一)复音词的概念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叫复音词。古代汉语里虽然是单音词占绝大多数,但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也在很早时候就产生了。复音词从形式上来看,它都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
(二)古代单音词向现代复音词的发展路径
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发展到现代逐渐变成了复音词,这种发展变化主要有两条路径:
1.用完全不同的复音词代替原来的单音词。
2.将原来的单音词作为构词语素,再加上其他语素构成复音词。这样的构成方式又有两种情况:
(1)添加实词语素
(2)添加虚词语素
(三)古代单音词向现代复音词变化的原因
汉语词汇在语音形式上的发展趋势是复音词增多,其中又以双音节词为主。
1.社会发展方面
(1)新事物和新名词不断产生。
(2)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频繁。
(3)双音词更能适应文学作品的骈化倾向。
(一)字和词的辩证关系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词是语音与语义的结合体,语音是词的形式,意义是词的内容。字是词的记录符号,字用一定的形体来标示词,从词那里继承了音和义,所以形成一个形、音、义的结合体。
(二)异词同字与异字同词现象
字和词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二者在本质上并不同属一套符号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也有互不相同的规律。尽管汉字最初是一字造一词,但是随着后来的逐渐发展,异词同字与异字同词现象逐渐多了起来。
1. 异词同字
同一个字,可以表示几种互相之间关系大的词,我们把这种现象可以称为“一词多义”。
2. 异字同词
同一个词又可以采用不同的字来表示,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