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学习了文选《老子》和《韩非子》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
老子可能是春秋时期楚国人李耳,与孔子同时而年长于孔子,著书上下篇。《老子》一书是研究老子思想的最重要著作,今人总结该书中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并支配着万事万物;一切事物都是由对立的两方面组成的,对立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道”的本质是自然,人应该按道的规律办事,知足寡欲,清静无为,顺应自然
《老子》一书的版本十分丰富。传世的有王弼(魏晋时人)注本、河上公(秦末汉初)注本、严遵(西汉末)《老子指归》、傅奕(隋唐)本等主要四种版本, 出土文献有马王堆帛书本《老子》、郭店楚简本《老子》以及北京大学藏西汉简本《老子》。
韩非是战国末年韩国的公子,与李斯同时向荀子学习。虽然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是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此前法家学派商鞅、申不害等的学说,成为法家学派集大成的人物。《韩非子》的通行注本是清代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今人梁启雄的《韩子浅解》以及陈奇猷的《韩非子新校注》搜集资料较为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