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三章>>知识讲解>>文本学习>>知识点三

第三章 文字



知识点三:汉字的特点和作用


一、汉字的特点

1.汉字的主要特点是它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人类造字记录语言,可以只从语音入手,也可以只从语义入手。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从记录语音入手,用符号直接表示语音(音素或音节),造出音符,凭音符得义,即间接表示语义,这种用音符直接表示语音的文字叫音符文字,即表音文字。其中由音符直接表示音素的称音素文字,如英文;由音符直接表示音节的称音节文字,如日文假名。从记录语义入手,用符号(字形)直接表示语义,造出义符,以义符带音,即间接表音,这种用义符直接表示语义的文字,叫义符文字,即表意文字,例如汉字和埃及古文字。表音文字能以形示音,表意文字能见形知义。

汉语形声字的形旁是义符,声旁是声符,形声字也是书写语素的义和音,因此有人据此说汉字是意音文字。应该说,形声字形旁和声旁合起来整个表示语素之义。其形旁只表示语素之义类,是类义符,声旁表语素之音类,是类音符,要一音一符,才是真音符。就是说,声旁只有400多个音符是真音符。声旁本身来自义符,假借义符表音类,又不是专职表某音,有的声旁还可兼职作形旁。

一个汉字的读音是一个音节,但汉字不是音节文字。因为汉语的音节和汉字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汉语音节有400多个,却用几万个字表示。表音文字中的音节文字,如日文的假名,一般就是一个音节用一个假名表示。日本读书人见到生字并不难读出音来,听到生字的音不难写出字来。汉字不是音节文字,汉族读书人见到生字,哑口无言,要查字典;听到汉字的读音难写出字形来,例如听到姓zhāng,写不出是弓长张还是立早章。

汉字书写汉语的语素,所以有人说汉字是语素文字。从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等造字法可以证明汉字是从意义入手创造出来的。从甲骨文到楷书,一脉相承,字体改变了,但文字性质并没有改变。

2.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

汉字不像拼音文字那样呈线性排列,有长有短。它无论笔画多的还是笔画少的,所有笔画都写在同样的方块中。在一个方格内纵横交错地组成各异的字形,结构自然很复杂,笔画多的,多到一个字二三十笔,必然难记,形体和读音相近的字容易写错读错,这是汉字比较难读、难写、难记、难排检的原因之一。不过,汉字复杂繁多也带来了表音文字做不到的优点,主要方面是辨义力强,下面就要说到;另一方面使词形较短的汉语写下来更省篇幅。在联合国档案室里,同样内容的文本,汉字文本比表音文字的文本都薄一些,这同汉字复杂多样的形体都放在方块结构里不无关系。

3.汉字分化同音词能力强

汉语同音语素比较多。如果使用表音文字,同音就同形,理解的速度就慢,容易产生歧义。汉字能使用几千年,能不为易读、易写、易排检的表音文字所代替,能分化同音词、辨义能力强是主要原因之一。

4.汉字有超时空性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方言复杂,汉字同语音无直接的、固定的联系,这点使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容易阅读一两千年前写的古书,使广大方言地区的人用书面交际成为可能。它能表示古今方言不同的音,能为古今不同方言的人所使用。这说明汉字适应汉语的需要,在客观上对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保存和传播历代优秀文化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汉字的作用

汉字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的国家统一,对汉族语言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1汉字保存民族文化遗产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中华民族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如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重大成果,都靠汉字记载下来,传播四方,流传到现在,成为中华民族和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

2汉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现在,汉字是国家法定的通用文字。我国各民族为了参与国家大事,同汉族人民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也在学习和运用汉字。这种书面语的统一,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汉字不但在历史上有过不可磨灭的功绩,而且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3汉字在国际交往中发挥作用

汉字也曾被我们的邻国越南、朝鲜、韩国、日本借去,用于记录各自的民族语言,至今,日本、韩国还在使用部分汉字。新加坡、马来西亚先后发布实施同我国完全一致的《简化字总表》,把汉字作为他们国家运用的正式文字之一。因此,汉字对保存这些国家的文化遗产,对促进我国同这些国家的交往与文化交流,也有重要作用。联合国把汉字作为工作用的六种文字之一,汉字在国际交往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请同学们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