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五章 幼儿自我教育活动设计>>知识讲解>>视频课堂>>知识点二

知识点二:幼儿自我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同学们,请运用你学到的知识,尝试分析下面的问题

幼儿园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促进幼儿认识自我,逐步形成自我概念。请举例说明。

教师解析

通过布置相关的环境激发儿童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这个教室是通过幼儿园物质环境进行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 幼儿园要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相貌等;自己的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老师和同伴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幼儿主要是在人际交往中获得自我概念的,因而社会交往的成功与否对儿童自我的重新建构具有深远的影响。只有在社会交往中,通过人际间信息、观念的交流,个体才能获得丰富可靠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协调起来,构成统一协调的自我概念。

围绕着生理自我的培养,可以设计主题活动“小小的我”(托班)、“长大的我”(小班)、“了不起的我”(中班)到“独一无二的我”(大班),一级“我长大了”、“特别的我”等主题活动,其目的是让学前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简历正确的自我概念。 围绕着儿童心理自我的培养,可以设计主题活动“我的能力”、“才艺展示会”、“露一手”、“喜好大交流”、“特长大表演”、“爱心大放送”等主题活动,以促进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围绕儿童社会自我的培养,可以设计主题活动“我的老师”、“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好朋友”等,使儿童通过交往,调节伙伴关系和师幼关系。

可以设计一个主题活动“优点展示”,让小朋友都来找找同伴的优点。这个活动使幼儿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以及评价同伴的过程中,既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又从同伴的优点展示中发现自己的差距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关注周围的同伴,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他人。教师还将这一活动延伸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使之成为经常性的评价活动。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学习和理解,你是否掌握了幼儿自我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接下来我们进入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