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六章 幼儿社会环境与社会规则教育活动设计>>实践活动


同学们,实践是检验真理问题的唯一标准,运用你们学到的知识实践检验一下能力提升了吗?

实践主题

根据对幼儿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内容、设计和实施等几方面的学习,思考并设计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实践目标

结合本章相关知识,与身边的同学进行讨论,对幼儿园现今关于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方面的教育活动加以分析,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结合教育实际,掌握本章的学习内容。

实践任务

1、与同学们讨论如何对幼儿进行幼儿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实践要求

1.分析一则幼儿教育案例

2.写出一篇800字的案例分析报告。

分析样例:《保护水环境,从我做起》——中班关于“水环境保护”科普活动方案

一、活动标题

保护水环境,从我做起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2015年4月20日,幼儿园中班教室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以故事和科学小实验的形式向小朋友介绍当今地球水污染的现状、来源、危害,让小朋友们以及家长们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向小朋友们宣传保护水环境的意义,并鼓励大家一起关注并且保护我们的水环境。

开展这项活动,可以让小朋友对水环境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使他们从小就养成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意识,并做到积极宣传。

四、 活动参加人员

中班全体小朋友及一位家长,教师。

五、 活动形式

由环境学院研一级研究生从ppt展示图片、动画和水处理实验演示两个方面,期间穿插与小朋友的互动提问完成活动内容。

六、 活动内容概述及流程

1.由研一学生王晶通过ppt展示,首先以“水娃娃生病了”为引子向小朋友们介绍水污染的现状和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次,展示一些有关水污染来源、现状及危害的图片基础知识(基本上都是图片,形象直观的展示);再次,讲述我们地球上水资源的现状,以及我们国家缺水的事实;最后,请小朋友们回答有关“水为什么被污染”、“怎样才能避免水被污染、污染的水怎么变干净”的问题,告诉小朋友要有环保意识,保护水环境。

2.展示“污水处理流程动画”,让小朋友对脏水去向有直观的了解。

3.结语:呼吁大家保护水环境,建立美好的地球家园。

教师分析:

根据幼儿社会环境与社会规则教育的目标、对象、方式的特殊性,其活动设计有其基本的步骤:

(一)运用多种方式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在活动设计时应考虑如何引出活动的主题。关于社会环境与社会规则教育活动方面,有的可以运用参观某一社会环境、观看一些图片或影片、讲故事等方式来认知社会环境,学习相关的社会规范。教师在活动设计时,应灵活多样地采用多种方式,以激起幼儿对活动主题的好奇心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案例中首先由教师通过ppt展示,以“水娃娃生病了”为引子向小朋友们介绍水污染的现状和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引导幼儿充分观察认知对象

引出活动主题后,教师考虑该活动应使幼儿对新的认知对象——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进行初步的认知。教师外出参观、实地观察等形式,都是幼儿社会认知和社会学习的主要形式。因此,在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认知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观察的重要作用,让幼儿在自己细致的观察中认识新的认知对象。案例中讲授者展示一些有关水污染来源、现状及危害的图片基础知识(用图片,形象直观的展示)并讲述我们地球上水资源的现状,以及我们国家缺水的事实。通过展示“污水处理流程动画”,了解污水处理,还通过演示化学小实验,让小朋友对水污染治理过程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三)组织幼儿自由表达、表现自己的认知体验

对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初步的认知后,活动设计还应考虑为幼儿提供一个供幼儿交流、讨论、对话的平台。案例中在活动的最后一部分中请小朋友们回答有关“水为什么被污染”、“怎样才能避免水被污染、污染的水怎么变干净”的问题,引导幼幼和师幼之间的讨论。

(四)引导幼儿正确认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

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和幼儿应共同沉浸在交流和游戏之中。教师对幼儿的社会认知冲突,要给予合理而积极的引导,启发幼儿思考,从而找到真正的答案。案例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准备及活动展示和讨论,最后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出小朋友要有环保意识,保护水环境。

不足之处:活动目标的设定应该更具体有条理。(可根据自己的想法适当扩展)

进入拓展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