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二章 古代学前教育的思想>>知识讲解>>文本学习>>知识点一

第二章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知识点一: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纵观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学前教育思想是逐步完善和成系统的,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

一、生平与教育实践

颜之推(531-约595年) 字介,北齐文学家,建业(今南京市)人,祖籍琅邪临沂。出身士族高门,官至黄门侍郎,平原太守。齐亡后入周,为御史大夫,隋开皇年间,被召为学士。早年接受家传儒学的教育,奠定了他作为一位儒家学者的学术思想基础。他根据自己几十年为官、求学、处世的经历和体验,写出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用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颜氏家训》以儒家学说为立身治家之道,涉及内容比较广泛。其中,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影响最为广泛而深远,《颜氏家训》共20篇,其中序致、教子、兄弟、治家、慕贤、勉学、涉务诸篇是我们研究颜之推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

在原始社会后期,确切地说大约在五帝时期(公元前2700年),我国原始社会进入了部落联盟与军事民主制阶段,也就是我国历史即将跨进阶级社会时期,这时产生了名为“庠”的教育机构。“庠”成为学校的萌芽,或为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的专门机构。

二、家庭教育思想

颜之推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并且针对学前儿童提出以下观点。

(一)家庭教育应及早施行

幼儿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有条件的家庭均应及早施教。颜之推认为人在幼年,心理纯净,精神专一,可塑性大,此时进行教育是最好的时机。教育孩子应从婴儿时开始,这不仅利于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而且能够收到最佳的效果。有条件的家庭甚至可以实行胎教。

(二)威严而有慈

“威严而有慈”就是将慈爱与严格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颜之推认为,父母对子女要爱护,父母对子女不仅有爱护的职责,更有教育的义务,教育好子女,才是对子女最大的爱护。针对许多家庭忽视对子女的教育,对子女百般溺爱,他对此非常反对,认为父母对子女从小任其所为,不加管束,成年以后终将成为道德败坏之人。他还指出鞭挞是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笞怒废于家,则坚子之过立见。”在他看来,以体罚教育孩子,是完全必要的,犹如以苦药治其病,他说:“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

(三)均爱而不偏袒

所谓均爱,是指父母对所有子女应一视同仁给予相当的慈爱,而不应偏袒个别孩子。颜之推认为,父母对子女中聪颖者或年幼者的偏袒爱护,客观上会助长他们的骄横暴慢习气,其结果必然是“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父母对子女施爱不均,不仅直接造成受偏宠者的骄横习气,客观上还会导致兄弟不睦,为引起后人对家庭教育中“均爱勿偏”原则的重视,颜之推还从反面列举了古今许多事例,以为家庭教子的龟鉴。

(四)广泛学习,重视实用

颜之推要求子弟博习多种知识,他认为家庭教育也不能仅限于学习五经,还应兼习百家之书,以及琴、棋、书、画、文学等今后士大夫生活所必备的学问,否则就会见闻狭隘,头脑闭塞。但是,颜之推以囿于士大夫正统儒家的偏见,认为非五经均为杂艺,行有余力,方可学之,而且只可兼习,不可专业。

颜之推还提出,知识不但需要广博,还要能抓住要领,能够灵活应用。如果一味追求广博,夸夸其谈,不知要领,则如“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因此,颜之推在提倡博习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子弟经世致用的本领。

(五)重视环境的教育作用

颜之推认为:“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年幼儿童性情未定,常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来自父母的影响。父母对子女的影响远远超过他人,故为父母者必须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除注意自身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外,还必须关心儿童所结交的朋友。儿童与贤人君子交往,则自己的道德也会受其影响而日臻完善。相反,与邪恶之人为友,自己的思想也将日趋堕落。儿童必须“与善人居”、“慎交游”、“交益友”。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是他整个教育思想的精华,他涉及了古今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包含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尤其是《颜氏家训》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其训诫的意义远远超出颜氏一门,成为一部影响广泛而深远的作品,被人们视为家训的鼻祖,家教的规范,认为它“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这对当前的学前教育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请同学们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