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四章 外国教会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知识讲解>>视频课堂>>知识点一

知识点一:设立学前教育机构,兴办“慈善”事业



我们通过上述分析深入了解了帝国主义对中国学前阶段的影响。现在我们来进行归纳总结:

一、设立幼稚园

(一)设园宗旨:使其接受基督精神、以培养殖民地国民。

(二)教会幼儿园产生与发展的一般概况

19 世纪80年代,、在中国沿海福州、宁波开始兴办学前教育机构;

1913 年各地教堂都要附设幼稚园;

1924全国有幼稚园190所,其中教会办的有156所,占全国总数的80%;

1928张雪门参观30所幼稚园,其中传教士办的就有12所、日本式幼稚园5所。

(三)教会幼稚园保教内容和方法

日本式的保教内容包括:游戏、歌谣、谈话、手技;

西方宗教式的保教内容包括:朝会、作业活动包括恩物、美术、工艺)、批评已成工作、户外游、静息、音乐(律动、节奏)、故事(儿歌、故事表演)识字、游戏等。

二、兴办“慈善”事业

“慈善”事业是指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办的孤儿院、慈幼院、育婴堂等。

视频学习资源下载

边学边练

通过对帝国主义在华设立幼稚园的宗旨、教育内容和方法,慈善事业的兴办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进入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