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世纪末—17 世纪中则是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制度形成时期。历史上又把欧洲 15 世纪——14 世纪上半叶近千年称为中世纪时代。
教育带有浓厚的宗教性和明显的等级性,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教会的僧侣、封建官吏和骑士。幼儿教育也为之服务。
基督教会在思想意识上大力提倡 “原罪说”及“禁欲主义”具有代表性的儿童观有性恶论和预成论儿童观。
(一)性恶论
1.代表人物
奥古斯丁提倡系统化的性恶论的儿童观,基督教会将其大加渲染。
2.观点
(1)儿童是带着“原罪”来到人世的,故历尽磨难才能净化灵魂。
(2)为了得到未来天堂的幸福,人人应当听从教会的训诫,常年敬畏上帝,实行禁欲。
(3)从幼年起就抑制儿童嘻笑欢闹、游戏娱乐的愿望,并制止。
(4)儿童从小要服从教师的权威。
(5)在教育中体罚盛行,且完全取消了体育。
(二)预成伦
1.观点
儿童是作为一个已经制造好了的小型成年人降生到世界上来的,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仅是身体大小及知识的多少的不同而已。
2.原因
(1)古代自然科学的落后与滞后。
(2)由于古代儿童死亡率高,因此人们不愿意对儿童的特点给予较多的关注。
(3)成人的自我中心主义。
3.影响
教育中忽视儿童的身心特点 、爱好及需要 , 对儿童的要求整齐划一 , 方法简单粗暴。预成论的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一)基督教会的学前教育
以《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为圣经
1.学前教育的目的
使受教育者虔信上帝、熟读圣经 , 以求做一个合格的基督徒。
2.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通过基督徒对子女进行宗教意识的熏陶,幼儿跟随家长参加众多的圣事礼仪和节日活动。
(二)世俗封建主的学前教育
建贵族的幼儿教育一般按等级分为两类:
1.宫廷学校的教育
这是一类专为王室儿童实施的宫廷教育。查理·马德时期
在王宫内开设了一所教育王室儿童包括幼儿在内的学校。
这是西欧进入封建制社会后的第一所世俗的宫廷学校。其教育方法多采用问答法。
2.骑士早期教育
(1)含义
集封建思想意识的熏陶与军事体育训练于一体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
一名骑士的训练和养成要经历三个阶段:出生至7岁为第一阶段;
7岁至14岁为第二阶段;
14至21岁为第三阶段。
(2)内容
首先是宗教意识的熏陶。其次是道德品质的培养。最后是养护身体。
(3)特点
神学性和等级性。按照儿童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而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