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
大学毕业后,回到故乡担任兄弟会的牧师,并主持兄弟会学校的工作。
1641年应邀赴英国伦敦,帮助建立一所泛智学校
1654年再次回到黎撒,继续进行“泛智论”的研究
深受英国哲学家培根的方法论思想的影响。
代表作
《大教学论》(1632年)
《母育学校》(1630年)
《世界图解》(1654年)
评价
(一)积极
1.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及人受教育的可能性;
2.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系统;
3.写了历史上第一部幼儿教育专著《母育学校》和第一部看图识字课本《世界图解》。
4.福禄倍尔、蒙台梭利深受影响。
(二)局限
作为一位新旧交替时期的历史人物,夸美纽斯仍有其局限性,如他的教育思想仍受宗教观的束缚。
(一)国家
1.通过教育改变社会道德普遍堕落的现象。2.受到良好教育的民族,将会扫除愚昧和贫困,过上富足的幸福生活。
(二)个人
1.人生而具有学问、道德和信仰的种子,但这些种子的发展如何,取决于人所受的教育。
2.人人都能接受教育,愚钝之人少见。
(一)地位
从批判中世纪经院主义教育出发,强调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以此作为他的整个教育理论的一条指导性原则。
(二)具体内容
1.改良学校的基础应当是万物的严谨秩序,应当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
2.人生的目的就是要成为“理性的动物”。据此,他提出顺应人类这些“自然本性”和“自然倾向”来进行教育,应是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出发点。
3.教育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
(1)他不仅在详细观察和研究儿童身心自然发展和成长的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教育年龄阶段划分的理论。
(2)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对学校制度、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原则、教学方式以及教科书编写都提出了不少的正确的见解和主张。
(三)评价
1.积极
他提出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与经院主义教育是针锋相对的,在当时具有巨大进步意义。
2.局限
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片面、机械和牵强附会之处。
(一)儿童观及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1.儿童观
给以极大的关怀
一方面,儿童产生于父母的实体本身,生来具有谦虚、善良、和睦、可亲等美德。
另一方面,儿童又必然会长大成为未来的博学的学者、哲学家和科学家以及国家的领导者,所以儿童也就是国家的未来。
2.重要性
其一,细心地和正确地组织好儿童的早期教育,是防止幼儿沾染不良恶习和预防人类堕落的一个重要手段。
同时,幼儿及早获得一些必要的粗浅知识,可以为他们入学以后的教育奠定成功的坚实基础。
其二,夸美纽斯引用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的话说:“整个国家的基础在于童年的正确教育”。而这种教育应该及早从幼儿时期抓起。
(二)论学前儿童的体育、智育和德育
1.体育
只有在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接受教育。(1)每一位母亲应该首先关心的是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包括怀孕和出生后。
(2)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
2.智育
与他的“泛智论”思想紧密联系的。
1、帮助幼儿通过感官积累对外部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家庭生活方面)的初步观念;
2、发展语言能力;
3、训练手的初步技能。
为母育学校制定了智育计划。
3.德育
自幼培养儿童的纪律观念,但又不要过于严厉,应以温和的态度对幼儿提出合理的要求。
(三)论学前儿童的教育方法
1.智力教育
感官
“体外感觉”及分辨外界事物的能力。
故事和寓言
2.游戏
游戏不仅有益于儿童的身体的健康,而且有助于发展肢体活动能力和智力的灵活性。
3.语言
从一开始就应注意使幼儿发音清楚,帮助幼儿清晰地读出字母、音节和词,注意纠正模糊的喉音。
4.父母
(1)父母或成人要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在幼儿教育中更显重要。
(2)有耐心,采用符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恰当方法去教育。
(四)论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1.幼儿在6岁前入学是不合适的,所以最好在“母育学校”里,在母亲的保护下自然而然地和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
2.6岁后入学也不是绝对的。根据幼儿各自能力发展的不同情况,入学时间可以推迟或提前半年到一年。
3.注意要点
其一,儿童是否真正获得在母育学校所应学会的东西;
其二,儿童对问题是否已具有注意力、思考力和一定的判断能力;
其三,儿童是否具有继续学习的愿望。
4.父母必须认真做好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鼓励他入学,告诉他上学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
5.幼儿教育理论影响
夸美纽斯的幼儿教育理论,为近代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的方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