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外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学前教育思想是逐步完善和成系统的,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
1776 年,美国正式宣告脱离英国而独立,成立美利坚合众国,这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19世纪初,美国开始产业革命,标志着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走上正轨,南北战争以后,废除南部的奴隶制度,极大地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德语幼儿园的产生
美国最早的幼儿园是由玛格丽特·舒尔茨于1855年在威斯康星州的瓦特镇创办的。这是一所讲德语的幼儿园,是专门为德国移民的子女开办的。舒尔茨夫人采用福禄倍尔的教育方法,指导孩子们进行游戏、唱歌和作业。
1858 年在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开设了美国的第二所德语幼儿园,采取双语教学,出现了向英语幼儿园过渡的倾向。但是,由于当时福禄倍尔的学前教育思想在美国还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早期出现的幼儿园没有被美国社会完全接受。
(二)伊丽莎白·皮博迪与美国第一所英语幼儿园
伊丽莎白·皮博迪(1840~1894 年)于1860年在波士顿开办美国第一所英语幼儿园,使学前教育在美国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她也因此作为美国学前教育运动的先驱者而被载入史册。
美国初期的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在直接从德国引进福禄倍尔理论基础上,开始兴起美国最初的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师资培训事业。
19世纪后期(1870年以后),美国出现了慈善幼儿园,大部分是教会和社会慈善团体开办的,招收的主要对象是贫穷家庭的儿童,免收学费。这里不仅成为教会进行宗教教育和传教活动的场所,而且政府把幼儿园教育作为一种贫民救济事业看待,给予支持。
各教会和慈善团体纷纷热衷于创办幼儿园。这些幼儿园都具有慈善机构的性质,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改良和改善贫民子女的生活状况,是面向社会贫民阶级开放的一种贫民救济事业。
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在美国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公立学校运动,建立起一大批由政府开办、公款维持的公立学校。当时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受教育应是每个公民的权利”, 大力提倡开办公立小学、公立中学和公立师范学校。
1873年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市建立了美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这实际上是在一所公立小学里附设的幼儿园,它的创建者威廉·哈里斯。这所幼儿园在幼儿教育方法上取得成功,促进公立幼儿园迅速普及和推广。把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也逐渐得到教育界的普遍承认。
这种公共教育性质的幼儿园首先把增进幼儿自身的幸福作为教育的目的,同时也保证学前教育的机会均等。这一特点使公立幼儿围在美国各州迅速发展起来。公立幼儿园的建立推动了幼儿园教育在美国的普及。
从19世纪后期开始,各种有关幼儿园教育的团体在美国纷纷成立。到1897年,美国已有400多个这样的组织。其中包括:1870年在密尔沃基建立的第一个"幼儿园协会",1878年在旧金山成立的"公立幼儿园协会"等,这些组织对幼儿园的普及和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各地幼儿教育协会的具体工作基本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为年轻的父母提供解决有关幼儿教育实际问题的指导和建议。第二,促进幼儿园的成立和幼儿园教育运动的发展。第三,在社会各阶层人中间,宣传学前教育的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各地的幼儿教育协会把幼儿母亲的教育提到日程上来,积极开展有关母亲教育的研究,开设“母亲教室”,使家庭教育能配合幼儿园教育,共同解决儿童教育上的问题。这时期的幼儿教育协会在促进幼儿园教育发展的同时, 也促进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