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学前教育思想是逐步完善和成系统的,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
生平简介:毕生致力于幼稚教育,前后达60年。他对幼稚教育目的、课程和师资培养方面的论述,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
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与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与人合办幼稚园、幼稚师范,从事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研究。晚年在台湾,形成了“行为课程”的理论体系。是科学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学前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以培植士大夫为目标
他认为清末的蒙养院以陈腐的学问、忠孝的道德、严格的管理;再加上劳心而不劳力的培养,为造就士大夫服务。
(二)以培养宗教信徒为目标
在教育目标方面,以基督教徒为标准,力图通过宗教教育毒害幼儿,使之将来成为虔诚的教徒和帝国主义温顺的奴仆。
(三)以发展儿童个性为目标
张雪门最初竭力主张儿童本位,后来,他认识到这完全不适应我国当时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认为教育应考虑社会需要。
(四)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三条原则:
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二是国家民族的需要;三是儿童的心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