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30年代,美国开展了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
杜威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精神领袖”
他从“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 “教育即生活” 、等基本观点出发,为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强调研究儿童,注重幼儿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后期,还强调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主张对家长、教师进行培训。
局限:
过分强调活动,某些解决问题式的教学超出了儿童的能力,不利于儿童进一步学习。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二)“蒙台梭利热”
教育方法;教具;书籍;教育协会。
促使人们重新探索福禄倍尔的“儿童主动性原则”及“自由作业”的真正含义。
(三)保育学校运动
1915年,美国一批上层知识妇女受到英国麦克米伦姐妹创办保育学校的启示,自发地以集体经营的形式开设了美国第一所保育学校。
(四)日托所的发展
托儿所主要招收2-4岁的幼儿,主要以保育为主,教育因素很少,主要是作为母亲福利的辅助手段。
(一)学前教育机会均等运动
1965年,美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开端计划”。计划要求对“处于困境者”家庭的子女进行“补偿教育”。
(二)幼儿智力开发运动
20世纪60年代,美国掀起了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运动,这自然波及幼儿教育。深受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思想。
(三)蒙台梭利运动的复兴与发展
蒙台梭利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对智力发展的看法、感官训练的方法等,在50年代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
师资方面的问题:
一是蒙台梭利方法强调个别教学,因而要求师生比例低,出现师资不足问题;
二是许多教师未来得及接受正规训练就匆匆上阵,致使教学质量不稳。
(四)学前教育类型多样化
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及课程标准,教育计划的实施及教育机构的设立由各州自行决定,因此学前教育机构是多种多样的。
1、保育学校
有公立、私立、宗教团体设立三种,一般招收3-4岁幼儿,半日制。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负责,教师主要承担看护、引导、指导的作用。
2、幼儿园
有福禄倍尔式、蒙台梭利式、进步式、中立式和保守式等类型。一般为半日制,招收4-6岁儿童。根据经费来源,幼儿园可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基本类型。
3、日托中心
是一种全日制幼教机构,设在私人家庭、大学校园或各类社会机构中,招收1-5岁婴幼儿。每日开放可长达8-12小时。
4、幼儿家庭教育组织
以儿童父母为主要对象。主要目标是把家长(通常是幼儿母亲)培养成为自己孩子的合格家庭教师。形式主要有家访型和家长小组会型等。(五)学前教育师资培训 师资培训制度是多层次的。培养机构有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2年制社区学院、4年制学院和大学的早期教育系和研究生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