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练习一答案



一、选择题

1.A.蒙台梭利认为观察指导、示范、准备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任务。

2.C.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3.B,皮亚杰提出了儿童从出生到青年初期思维 ( 包括智力、心理 ) 发展的路线。他把儿童的发展划分为既相互连接又具有质的差异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学前儿童主要属于前两个阶段。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蒙台梭利非常重视幼儿的感官训练和智力培养,这是“儿童之家”的重要特色,也是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一大特点。她首先强调了感官教育的重要性(1)幼儿正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这时强相应的教育,可以不失时机地使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2)感官训练是形成认识能力的第一道大门,通过感官训练,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精确化,有利于发展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力和别。所以,只有通过感官的训练,才可能使智力得到发展。她设计了一套“感官练习材料”,她认为,幼儿常以触觉代替视觉和听觉,即常以触觉来认识事物,因此要重视触觉的训练。1、按照用途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一类分别训练某一种觉。2、各种材料使用时,要求尽可能地排除其他感的干扰,以使所训练的感官得到的印象尽可能地纯正、清晰。3、教具有控制、纠正错误的功能。蒙台检利一再强调这些感官训练的教具是提供给儿童自己做的,可以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尝试错误,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儿重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比较,并纠正视觉感知错误,使其视觉感知能力的确性和锐性得到训利提高。 她的感官教育,有很多值得我们參考和借鉴的东西。例如地强调对幼儿进行感官训练,这是符合人的认识发展规律的。而且她所设计的训练材料,也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注儿重通过对注意、比较和判断的练习,使感官超于锐。这套感官训练材料活动性强,容易引起儿重的兴趣和好奇心,有助于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但是蒙台梭利的感宮教育也有其不足之处。王要有两点:

1、她的感觉训陈是孤立地进行的,她孤立地训练幼儿的各种感官,某个活动只用来专门2、其感官教育采取的方法有机械、呆板、枯燥乏味倾向,儿童长期利用感宮教具进行训练,容易受到操作顺序的東缚,不对于儿重想像力和造力的培养。

2.参考答案:克鲁普断卡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地研究了社会主义国家学前教育的问题。克鲁普斯卡进而对学前数育中的体育、德育、智育以及游戏和玩(一)体育.克鲁普斯卡娅认为,幼儿园最重要的任务之ー,就是关心儿童的身体健康,培养健康的一代人。(二)德育.克鲁普斯卡娅认为,幼儿园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幼儿莫定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她强调要从小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活动家,培养他们的同志情谊、男女小孩的友爱、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对周围生活和对芳动与学习的兴(三)智能克鲁普斯卡娅认为,学前教育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儿童进行感官训练、,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激发儿童的求知欲,鼓励儿童去认识周围世界,扩大眼界,充实他们的生活经验,培养他们对各方面事物的兴趣。(四)游戏和玩具克鲁普斯卡娅对游戏也有精辟的见解。她认为,游戏在幼儿园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游戏在儿童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克鲁普斯卡娅还要求,在游减戏过程中,游戏内容的组织要考虑到社会主义的教育任务,逐渐把游戏纳入学习和生活的轨道;另外,游戏还要考虑到儿童的兴趣。她特别提倡创造性的游戏活动,即由儿童自己规定游戏的内容和目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最需要玩具的是学前期的し重。他们需要大量价廉物玩具。具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3.参考答案:(一)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道德发展及教育问题的研究是皮亚杰的儿童研究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道德发展和认知发展息息相关,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是一个不可跳跃和不可逆的连续过程,这过程可以概括为“自爱一一他律一一自律一一公道”等阶段。0岁~2岁这个时期在认知发展上属于感知运动时期,就道德发展而言,则属于道德情感萌生阶段:,2岁~6、7岁这个时期在认知发展上属于前运算时期,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最初阶段,可称作道德的“他律”阶段。6、7岁~11、12岁这个时期属于具体运算阶段,在道德发展上,则是属于“自律”阶段。1112岁~14、15岁这个时期属于形式运算阶段,在道德发展上,则属于“公道”阶段。 (二)皮亚杰道德数育理论主要特点 关于儿童道德发展规律的研究,皮亚杰在借鉴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出新 的、创造性的贡献。1.肯定了儿童认知发展是其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2.丰富和发展了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并确定了教育的适当作用。 贡献:皮亚杰毕生致力于从事儿童智力发展的实验研究,为20世纪儿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实验资料和理论指导。皮亚杰在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基础之上创立了认知结构主义儿童心理学理论。这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理论。皮亚杰心理学思想及教育思想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产生了煎来煎大的影响。受这一理论影响,欧美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机构与小学努力给儿童提供综合了儿童兴趣、需要和认知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兴起了“活动学校”、“活动课程”、“开放教育”、“视听教育”、“思维学校”等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不少幼儿教育工作者依据皮亚杰的原理,设计了种种幼儿教育实验改革方案并付诸实践,以期推动幼儿教育的更大发展。 皮亚杰的学前儿童教育理论是自19世纪西方开始教育心理学化运动以来最重大的心理学成就之一,也是当代影响最大的儿童心理学理论,其教育理论影响也很大。可以预言,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及教育理论将继卖给人们人启发。

4.参考答案:第一,教师自己的专业修养要高,教学技术要精;第二教师要细心地照管每 个儿童;第三,教师准备的教具教材要多,让儿童自由玩弄、自由试验;第四,教师要尽职尽责,热爱儿童。

三、论述题

参考答案:

(1)基本教育思想。蒙台梭利以她广博的医学、生物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和精神病学等知识为基础,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地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①发现儿童。蒙台梭利教育原理以“儿童生命”为其出发点,是关于“生命的原理”。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生命的法则”,帮助儿童发展其生命。②吸收的心智。蒙台校利提出了儿童感觉特别敏感期的理念,也就是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于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敏感度。她归纳出以下几个敏感期:a.秩序敏感期。幼儿对秩序的敏感从出生第年就出现并持续到第二年,甚至在他出生后的第一个月里就可以感觉得到。这是幼儿的一种内部的感觉,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本身。b.细节的敏感期。幼儿在1~2岁时会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细小的细节上,如鞋子放到了鞋架的旁边,而没有放在鞋架上等。C.行走的敏感期。这是在幼儿发展中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d.手的敏感期。幼儿会朝外界伸出小手,这个动作的最初推动力代表幼儿自我要进入外部世界之中。语言敏感期。1岁左右幼儿开始学说话,他们所获得的语言是他们从周围环境中听到的③自由的原则。蒙台梭利认为,要建立一种合乎科学的教育,其基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的表现。

(2)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肌肉练习、日常生活训练、初步的知识教育以及文化历史教育。

(3)教育方法。①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在蒙台梭利学校中,每一个教师要根据儿童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的不同需要,设计出一个能够帮助儿童发展的“生命的、活动的、真实环境”。所以,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当的教育、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②教师。在蒙台梭利学校任教的教师被称为指导员。她们的教学任务有别于其他的学校。因为在这里,教师只要做到三点就够了,即观察指导、示范、准备。 ③教具一一活动材料。儿童的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具进行的。教具是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及所需要的环境来设计的。

总的来说,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就是通过教育引起儿童的兴趣和自由活动,在活动中,使儿童形成一个生活集体,从这个集体中培养出真正的儿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