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练习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

《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是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于1956年完成初稿,由教育部发至各地征求意见,起到了推动和贯彻试行《暂行规程》和《暂行纲要》,提高保教质量的作用。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一)对《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的批判

1.左倾影响

不仅促使学前教育事业规模和速度的盲目大发展,还导致在学术领域及知识分子中开展批判资产阶级运动。

这场批判运动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典型反映就是对《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初稿)的批判。

2.指南

《指南》是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于1956年完成初稿,由教育部发至各地征求意见,起到了推动和贯彻试行《暂行规程》和《暂行纲要》,提高保教质量的作用。

3.对指南批判的影响

使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极度混乱,混淆了是非、正误。此后在理论及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大量的口号化、成人化、形式化的错误倾向。

(二)对教育界知识分子的批判

1.典型事例

此时,把一批有真才实学,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知识分子也进行了批判。比如陈鹤琴和斯霞。

2.对幼教的影响

上述事例是教育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结果,对幼儿教育界一向强调教师对幼儿要有“爱心”,起到了干扰作用。

3.批判的影响

这场批判,违背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再次引起了思想混乱,挫伤和打击了一批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高等学校的文科教学和建材建设。50年代末60年代初这两次错误的批判,混淆了政治和学术的界限,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学术繁荣和事业发展危害极大,影响极坏。

三、论述题

参考答案:

(一)大跃进中学前教育事业的盲目发展

1.盲目发展

1958年在“左”的思潮影响下,幼儿教育在大跃进中盲目发展,短时间内,各地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幼儿园急剧增加。

由于没有足够的物质和资金支持,又脱离了群众的需要,这一批新发展的幼 儿园普遍设施简陋,缺少经费来源,教师水平低下,多数幼儿园处于“看堆放羊”的状态。以后随着家农村食堂的解散,幼儿园唯一经济支柱不复存在,幼儿园自然解体。

(二)学前教育事业的调整和提高

1961年元旦,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幼儿教育也不例外 。

1958—1961年

园所和在园人数数量有所减少,城乡幼儿园大起大落不正常。

1961—1963年

幼儿园数量恢复到1957年

1964—1965年

逐年稳步回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