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十章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学前教育的拨乱反正与改革振兴>>知识讲解>>文本学习>>知识点三

第十章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学前教育的拨乱反正与改革振兴



知识点三:多层次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


纵观当代学前教育思想,我们可以发现,学前教育事业是逐步完善和成系统的,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

一、中等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

幼儿师范学校是培养幼儿园老师的重要基地。七十年代末期,党和政府要求迅速恢复原有的幼儿师范学校并积极发展新的幼儿师范学校,做到每个省和直辖市至少有一所独立的幼儿师范学校,也可在师范学校内举办幼师班。于是,各地幼儿师范得到重点资助,发展迅速。

1985年5月,教育部颁发《幼儿师范学校计划》,减少理化课的课时,增加教育课和教育实习时间,对艺体课试行分组教学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幼儿师范学校课本,对提高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学质量起了保证作用。

1995年1月,国家教委发布《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案 (试行)》。课程设置由单一必修课改为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践课和课外活动四块构成,对文化知识、教育专业、艺体三大类课时进行调整,增加文化课的课时,适当削减了艺体课的课时。取消六科教学法,增设“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课。

二、高等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

1978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指出:“原有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院校应积极办好这个专业,扩大招生名额,为各地培养幼师师资”。 80年代初,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及一些省(市)、自治区为适应中级幼儿师范学校发展的需要,在省级师范院校内也增设了学前教育专业。

1997年10月,国家教委颁发《关于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通知》,指出世纪之交的高师改革计划“起点高、立意新、针对性强、高师需要用现代文化、科技发展新成果充实和更新教育内容”,要“采取科研立项的办法,把研究过程和改革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纷纷建系设所,主持的全国及省级科研项目有较大增加。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一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材,如:《学前教育学》等。还组织力量翻译出版前苏联和美国等国的高校教材。此外 , 通过举办的夜大、函授、自学考试等在职教育(包括学历和非学历的),使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脱产或不脱产地接受高等教育。

三、在职教师的进修和提高

1996年1月,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将全国幼儿园园长轮训一遍。全脱产培训的时间为12周,培训后经过严格的考试、考查、并撰写专题论文,以达到园长任职资格的要求。

通过教育部门和民间办学,采取短期培训、脱产进修、夜校、函授等形式,进行授予学历文凭专业证书和结业证书的不同层次水平的培训。并编写出版函授、培训等教材。在职培训体现了因地制宜,长短结合,脱产与业余结合,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等特点。

请同学们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