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当代学前教育思想,我们可以发现,学前教育事业是逐步完善和成系统的,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
1978年7月设置了幼儿教育研究室,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幼儿教育研究机构。该室的研究任务是:探索3—6岁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及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的规律,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幼儿教育体系的基础理论问题。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的提高。从全国范围来说,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兴起于70年代末,活跃于80年代,深化于90年代。 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和群众性的科学研究组织,开展了某些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繁荣学前教育科学、提高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教育工作质量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1979年春,召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成立中国教育学会。1979 年11月初,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成立。1992年该会成为国家教委下属的国家一级学会“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这是一个群众性的学术团体,体现了普及性、群众性、学术性。
(一)总结我国幼儿教育历史经验的研究
1979年:《建国32年来幼儿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此后孙爱月撰写《当代中国幼儿教育》,史慧中等编写《新中国幼儿教育50年简史》(内部资料),总结了我国幼儿教育的历史经验。
(二)对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等人幼儿教育思想的研究
1985年成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和基金会后,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陶行知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1985年起,江苏、北京、上海、江西、安徽等省、市先后成立了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并由北京出版社出版《陈鹤琴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陈鹤琴全集》。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张宗麟幼儿教育论集》。
1991年11月,全国幼教研究会举办陶、陈、张、张四位教育家幼儿教育思想研讨会,深入研究了四位教育家宝贵的幼儿教育思想。
(三)对幼儿体、智、德、美教育方面的研究
体育:《我国幼儿形态、机能、基本体育活动能力调查研究》、《幼儿一日生活组织》等
智育:《幼儿园3-6岁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和教育的研究》、发展幼儿观察力和创造力为中心的实验研究等
德育:幼儿友好关系、爱祖国教育、劳动教育和“幼儿园德育大纲”等;
美育:表现在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方面,发展幼儿的审美情操及创造力的培养。
(四)农村幼儿教育调查和实验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主持的《农村幼儿教育研究》是列入全国教育科研“七五”规划的第一个农村幼教研究课题,制订了我国第一个农村学前教育大纲,其成果《农村学前一年综合教育课程设计》已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八· 五 ”期间,建立《学前儿童多种保教形式的研究》,充分挖掘正规幼儿园的潜力,探索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多种学前教育保教形式,通过非正规形式使散居幼儿有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学前教育。这是贫困农村幼教进一步开拓农村资源以创造不同教育模式的创造性成果。
(五)幼儿园课程结构的实验研究
1983年起南京、北京、上海等地先后开始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旨在克服现行幼儿园课程结构的弊端,探索新的课程结构,以利于幼儿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承诺并履行《儿童权利公约》
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公约》体现了4个基本原则,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尊重儿童尊严的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的原则、无歧视原则。
1991年3月,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上述两个文件,履行《儿童权利公约》并于1992年2月发布《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1996年4月,在北京举行《中国履行〈儿童权利公约〉研讨会》。指出中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政策始终围绕为更多的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的机会这一核心,并提到教育是否有效地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是幼儿学习权利的实质。
我国将继续履行对《儿童权利公约》的承诺,未来10年儿童发展纲要将以促进儿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儿童素质为重点,从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环境、儿童与法律保护4个领域,提出中国儿童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策略。
(二)开展国际合作项目
1985-1989 年建立“儿童发展中心”。
1990-1994年,“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项目成果:《幼儿园与小学街接的研究》丛书。《贫困地区、社区、家庭、教育机构共同促进儿童发展》项目使农村幼儿受教育的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三)开展国际交流活动
1989年10月,“幼儿教育国际研讨会”围绕“幼儿园课程”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这是在我国举办的第一次幼儿教育国际会议,也是海峡两岸幼儿教育界的第一次聚会和交流,表明我国幼儿教育已提高到能进行国际交流的水平,迈入了国际交流的行列,并具有组织幼儿教育国际交流与研讨活动的力量。
1993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家教委联合举办《幼儿教育发展——向90年代挑战国际研讨会》,以国家政策与事业发展、幼儿保育与教育、师范教育家庭与社区参与幼儿发展为会议专题,达到90年代促进幼儿教育发展目的。
国际交流,不仅使我国学者了解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国际交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进程,国际交流使中国学前教育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