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四章>>文本学习>>知识点四


第四章 企业经营预测



知识点四 成本预测及资金需要量预测


一、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是根据企业目前经营状况和发展目标,利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未来成本水平和变动趋势进行的推测。通过成本预测,有助于提高预见性,减少盲目性,同时也为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成本预测的方法主要有历史资料分析法、技术测算法、倒推成本法等方法。

(一)历史资料分析法

成本预测一般是根据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现实条件,在掌握有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成本习性的原理,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估计推测成本的发展趋势。具体做法是通过建立总成本模型y=a+bx,利用销售量的预测值x,预测出未来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水平(模型中的a表示固定成本,b表示单位成本)。常用的方法有高低点法、加权平均法、回归分析法。

1.高低点法

高低点法是指通过观察一定相关范围内的各期业务量与相关成本所构成的所有坐标点,从中选出高低点坐标,并据以来推算固定成本总额a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具体做法是选用一定期间历史资料中的最高业务量和最低业务量的总成本之差(△y),与两者业务量之差(△x)进行对比,先求出b值,然后再求a。

【例4-12】已知丙公司2005年下半年B产品产量与某项混合成本的资料如下:

根据上述资料可以得出:高点坐标为(200,1040);低点坐标为(100,550)。

∴ a=1040-4.9×200=60

即:这项B产品的成本性态模型为y=60+4.9x

如果预计2006年1月份B产品产量为210件,那么总成本为:

60+4.9×210=1089(元)

2.加权平均法

根据过去若干时期的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的历史资料,按其据距计划期的远近分别进行加权,距计划期越近权数越大,反之越小。此外,为了简化计算,可令(w为权数)。其计算公式为:y=a+bx

【例4-13】仍根据上述资料预计2006年1月份B产品产量为210件时的总成本。

根据资料可以预计2006年1月份B产品的总成本: yp=63×0.1+65×0.1+82.5×0.1+90×0.2+81×0.2+72×0.3+(4.55×0.1+4.85×0.1+4.65×0.1+4.75×0.2+4.95×0.2+4.65×0.3)×210 =1072.25(元)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企业的历史成本资料具有详细的固定成本总额与单位变动成本的数据,否则就只能采用高低点法或回归分析法。

3.回归分析法

根据若干期全部业务量与成本的历史资料进行处理,利用微分极值原理来确定反映y=a+bx直线方程式中x(自变量)与y(因变量)之间具有误差平方和最小的一条直线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可称之为最小平方法。

其a、b的计算公式见销售预测部分。

【例4-14】仍根据上述资料预计2006年1月份B产品产量为210件时的总成本。

成本习性模型为:y=14.517+5.13x

∴2006年1月份B产品总成本y=14.517+5.13×210=1091.817(元)

从上述三种方法可以看出:高低点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但由于它只选择了诸多历史资料中两组数据作为计算依据,使得建立的成本性态模型很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导致较大误差,因此只能适于成本变化趋势比较稳定的企业。加权平均法介于其他两种方法之间,但权数的设定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带有详细的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的数据。回归分析法比前两种方法都更为准确,但计算工作量较大,比较麻烦,因此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由于目前可以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因此其将得到广泛的推广。

(二)技术测算法

技术测算法是只指通过分析研究与成本变动有关的各项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变动、以及物价变动方向和经济发展趋势等因素,并考虑这些因素以及准备采取的相应措施对成本的影响,进而预测产品成本水平的方法。

(三)倒推成本法

倒推成本法也叫目标利润反算法,是以达到目标利润逆向推测的方法。是指企业先根据市场状况确定其预计销售量,进而确定其目标利润,再根据目标利润来倒推目标成本的方法。确定了目标成本以后,再想方设法达到这个目标成本。

二、资金需要量预测

企业筹集资金,首先要对资金需要量进行预测,即对企业未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要量进行估计、分析和判断。只有这样,才能使筹集的资金既能保证生产经营的需要,又不会产生闲置不合理的损失。

企业资金需要量的预测方法主要有:定性预测法和定量预测法两种。

(一)定性预测法

定性预测法是根据调查研究所掌握的情况和数据资料,凭借预测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对资金需要量所作的判断。这种方法一般不能提供有关事件确切的定量概念,而主要是定性的估计某一事件的发展趋势、优劣程度和发生的概率。定性预测是否正确,完全取决于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在进行定性预测时,虽然要汇总各方面人士的意见和综合地说明财务问题,但也需将定性的财务资料进行量化,这并不改变这种方法的性质。定性预测主要是根据经济理论和实际情况进行理性地、逻辑地分析和论证,以定量方法作为辅助;一般在缺乏完整、准确的历史资料时采用。

1.特尔菲法

前面销售预测时已做过介绍。其主要是通过向财务管理专家进行调查,利用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对过去发生的财务活动、财务关系和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财务方面对未来经济的发展作出判断。预测一般分两步进行:首先,由熟悉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情况的专家,根据其经验对未来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提出资金需要量的初步意见;然后,通过各种形式(如信函调查、开座谈会等),在与本地区一些同类企业的情况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对预测的初步意见加以修订,最终得出的预测结果。

2.市场调查法

市场的主体是在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客体是各种商品和服务,商品的品种、数量和质量、交货期、金融工具和价格则是市场的配置资源。在我国,既有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又有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及房地产市场等要素市场。市场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对各种与财务活动有关的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和市场要素的调查。

市场调查以统计抽样原理为基础,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分群抽样、规律性抽样和非随机抽样等技术,主要采用询问法、观测法和实验法等,以使定性预测准确、及时。

3. 相互影响预测方法

专家调查法和市场调查法所获得的资料只能说明某一事件的现状发生的概率和发展的趋势,而不能说明有关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预测方法就是通过分析各个事件由于相互作用和联系引起概率发生变化的情况,研究各个事件在未来发生可能性的一种预测方法。

(二)定量预测法

定量预测法是是指以资金需要量与有关因素的关系为依据,在掌握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选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加以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作为预测的一种方法。定量预测方法很多,如趋势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等等,下面主要介绍两种预测方法。

1.销售百分比法

销售百分比法是一种在分析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与销售额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市场调查和销售预测取得的资料,确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有关项目占销售额的百分比,然后依据计划期销售额及假定不变的百分比关系预测计划期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对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进行分析,区分敏感性项目与非敏感性项目。敏感性项目是指随销售额变动而变动的资产或权益类项目;非敏感性项目是指不随销售额的变动而变动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从资产类项目来看,周转中的货币资金,正常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项目,一般都随销售额的增加而增加,这些资产属敏感性项目;而固定资产是否需要增加,则需视基期的生产能力是否已被充分利用。如果增加产销量,企业的生产能力仍然允许,则固定资产并不随销售额的增加而增加;如现有固定资产已充分利用,则增加销售额就需要增加固定资产。至于长期投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项目,一般不随销售额的增加而增加,此类资产属非敏感性项目。从权益项目看,应付账款、应付费用等流动负债项目,通常随销售额的增加而自动增加,因此属于敏感性项目。若利润保持不变,保留盈余也可能增加,但由于受股利分配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保留盈余的增加与销售额的增加不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至于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项目,则不一定随销售额的增加而增加。

(2)计算敏感性项目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3)计算预计销售额下的资产和负债。

计算公式为:预计资产(或负债)=预计销售额各项目销售百分比

(4)预计留存收益的增加额,可根据损益表各项目的变动情况计算;在没有给定损益表的情况下可根据下式推算:

留存收益增加额=预计销售额 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

(5)计算外部融资需求。

外部融资需求=预计总资产-预计总负债-预计所有者权益

【例4-15】ABC公司2007年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如表4-1、表4-2,假定2007年的销售收入为500万元,该公司固定资产尚未充分利用,2008年增加销售额无需增加固定资产,2008年的销售额预计为750万元,计算过程如表4-3、表4-4。

根据已知条件,我们可判断出敏感性项目是: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应付工资。据此再计算敏感项目占销售额的百分比,然后推出预计资产及权益,最后倒挤出计划年度所需外部筹资额。计算过程如下表4-3和表4-4。

注:

①其中:n表示非敏感项目

②预计留存收益是原有留存收益与新增留存收益之和(48+20=68)

③融资需求额的另一种是计算方法是:

融资需求=资产增加-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资产销售%新增销售额-负债销售%新增销售额 -计划销售净利润(1-股利支付率)

销售百分比法的优点是能为企业提供短期预计的财务报表以适应进行外部融资的需要,但是它是以预测年度敏感项目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及非敏感项目与基年保持不变为前提的,如果有关比例发生了变化,那么据以进行预测就会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2. 资金习性法

所谓资金习性,是指资金占用量与产品产销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按照这种关系,可将占用资金区分为不变资金、变动资金和半变动资金。不变资金是指在一定的产销规模内不随产量(或销量)变动的资金,主要包括为维持经营活动展开而占用的最低数额的现金、原材料的保险储备、必要的成品储备和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占用的资金。变动资金是指随产销量变动而同比例变动的资金,一般包括在最低储备以外的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所占用资金。半变动资金是指虽受产销量变动的影响,但不成同比例变动的资金,如一些辅助材料上占用的资金等等,半变动资金可采用一定的方法划分为不变资金和变动资金两部分。

资金习性法就是根据上述原理,预测资金需要量的方法。其数学模型为:

y=a+bx

式中:y——资金占用

a——不变资金

b——单位变动资金

x——产(销)量

运用上式,在已知的条件下,即可求得一定产销量所需占用的资金量。利用这种方法,可以直接预测资金需要占用量的总额,也可以先分若干资金占用项目预测,然后汇总测算出资金占用总额。

使用资金习性法,关键是利用真实的历史资料,正确的区分不变资金和变动资金。区分的方法通常有高低点法、图解法和回归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