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五章>>文本学习>>知识点二


第五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



知识点二 经营决策中的成本概念


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质量的一项综合性指标,也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因素。在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中应用的一些成本概念是在财务会计成本概念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加工、改制和延伸,从而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成本概念。这些成本概念与财务会计应用‍的成本概念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一、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在经营决策中,从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取某一最满意方案而放弃次满意方案所丧失的潜在利益。

企业的每一项经济资源都会有多种用途,但用于某一方面,就不能‍同时用于另一方面。比如,企业有一笔资金,既可用于购置机器设‍备,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也可用于购买有价证券进行对外投资。如果选择购买机器设备这一‍方案,那么购买有价证券预期可能获得的收益就是购买机器设备这一方案的机会成本;反之,如果选择购买有价证券对外投资这一方案,则购买机器设备预期可能实现的利润就是购买‍有价证券这一方案的机会成本。

在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时,对机会成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就是说要考虑每个方案的机‍会成本,否则容易导致错误的选择。

例如,某汽车装配厂年需5 000个配件,现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企业有剩余的‍生产能力,若自行制造,每个配件的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若向外采购,单价为65元,但剩余设备可以出租,每月能收取租金6000元。若不考虑机会成本,自制总成本为250 000元(5 000×50),外购总成‍本为325 000元(5 000×65),应选择自制方案。但是,选择自制方案,外购方案就要放弃,‍而出‍租生产设备每年可获得的72 000元(6000×12)租金也势必放弃,这正是自制方案的机会成本。因此,‍自制方案的“成本”除实际支付的250 000元外,还应加上72 000元的机会成本,计322 000元。据此分析,就不宜采用自制方案,而应选择外购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机会成本并非企业的实际支出,不应在财务会计的任何账簿中加以记录。

二、差量成本与边际成本

(一)差量成本

差量成本或称差别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差量成本是指可供选择的不同备选方案之间预计成本总额的差异。不同方案的优劣,‍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方案的差量成本来判断。例如前例中配件自制与外购的选择,就是通过计算两‍个方案的差量成本来进行的。

狭义的差量成本是指由于生产能力利用率不同而产生的成本差异。由于企业现有生产量的增‍加或减少,生产成本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动。

在相关范围内,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差量成本与单位变动成本相一致;超出相关范围,差量成本也可能包括固定成本。

差量成本与单位变动成本的关系,可用表5-1表示。

(二)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产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成本变动。因此,边际成本实‍际上就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差量成本。在相关范围内,边际成本、单位差量成本与单位变‍动成本是一致的。

在经济学上,边际成本是指由于产量无限小变化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动。如果用数‍学方式来表述,边际成本(用MC表示)就是总成本(用TC表示)的一阶导数。

边际成本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当某产品的平均成本(用AC表示)与边际成本相等时,平均成本最低。根据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之间的这一关系,可以确定使平均成本达到最低的产量。

2.当某产品的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相等时,企业能实行最多的利润。根据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之间的这一关系,我们可以确定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多的产销数量。


三、付现成本与沉落成本

付现成本是指在决策中需要用现金支付的成本。企业在选择方案时,必须考虑付‍现成本。尤其是当企业资金紧张时,管理部门对付现成本的考虑,往往会比对总成本的考虑‍更为重视,企业宁肯用付现成本最少的方案来取代总成本最低的方案。例如,企业急需一‍台设备,但由于资金紧张,财务恶化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目前只有100 000元现金,银行拒绝提供贷款。经企业多方‍联系,现有两家公司愿意提供这台设备。其中,甲公司的设备单价250 000元,需在交货时全部支付现金;乙公司的设备单价300 000元,约定交货时先付60 000元现金,余款在一年内付清,每月支付10 000元。根据上述情况,虽然乙公司设备的价格高于甲公司设备的价格,但由于其付现成本很低,企业也只得购买乙公司的设备。而多支付的50 000元,可从该设备投入生产所取得的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

沉落成本又称沉没成本、沉入成本、旁置成本,是指由过去行动决定的,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能改变的成本。也就是说,沉没成本是过去发生的成本支出,与现在或将来的决策没有关系。因‍此,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可以不予考虑。例如,企业原有一台设备,原始价值100 000元,累‍计折旧为60 000元,由于技术进步,该设备已不适用,现拟报废予以更新,残值10000元。‍本例中,设备的账面价值减去残值的余额,是过去发生的原始成本支出中无法收回的部分,‍属于沉没成本,在设备如何更新的决策中无需加以考虑。

四、重置成本与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亦称现时成本,是指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购买原有某项资产所需支付的成本。而历史成本则是指某项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历史成本是过去实际发生的成本,对于‍当前的各种决策问题没有多大关系,而重置成本在某些决策问题中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例如,企业有一年前购入现剩余的C原料50000kg,单价50元,购货总成本为2 500 000元,由于市场变化,现在购买C原料每kg需要60元。企业在决策时,必须考虑重置成本这一因素。因为如销售C原料,若按历史成本考虑,每kg售价超过50元即可,但该原料出售后重新购进时,由于物价上涨,重置成本为60元,会使公司的存货减少。

五、专属成本与共同成本

专属成本是指能够明确归属于某一特定决策方案的成本开支,通常是指固定成本。专属‍固定成本在发生时就能够明确认定应归属于某种或某批产品成本之中。如果企业决定生产该‍种或该批产品,则会发生这种专属成本;如果企业不生产该种或该批产品,就不会发生这种‍专属成本。因此,专属成本属于企业的某一特定决策方案,是企业进行决策分析时必须考虑‍的一项成本。例如,企业为了增加某种产品的功能而购买的专用设备发生的成本就是该产品专属成本。

共同成本亦称为联合成本,是与专属成本相对应的一个成本概念。共同成本是指当成本发‍生时不能明确认定应归属于某一特定决策方案,应当由多个决策方案共同分担的固定成本。‍这类固定成本在发生时不能明确归属于某种或某批产品,无论采用哪一决策方案均会发生,‍与特定的决策方案没有关系,是企业进行决策分析时不必加以考虑的一项成本。例如,企业利用‍原有的机器、设备生产多种产品,体现原有生产能力的固定成本就是共同成本。

六、可避免成本与不可避免成本

可避免成本是指其发生与否及发生金额多少都会受到管理当局决策影响的那部分成本。也就是说,如果企业采用了某一特定决策方案,与其相联系的某项成本就必然‍发生;反之,如果企业没有采用该方案,则该项成本就不会发生。例如,企业为了接受某项‍特殊订货,需增购一台专用设备,则购置专用设备的成本即为可避免成本;如果企业不接受‍该项订货,则不会发生这项成本。

不可避免成本是与可避免成本相对应的一个成本概念,是指目前已经客观存在或注定要发生的未来成本。也就是说,这类成本是否发‍生,并不取决于有关决策方案的取舍。例如,企业利用现有剩余生产能力接受某项追加订货,‍企业的固定成本与是否接受这项订货没有关系,是不可避免成本。

七、可延缓成本与不可延缓成本

可延缓成本是指在生产经营中对其延缓开支,不会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那部分成本。例如,企业已在预算中决定对办公楼进行装修,但企业的生产线突发事故,急需更换一批关键设备。由于资金有限‍,只能推迟办公楼的装修,由于推迟办公楼的装修的方案不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与之有关的成本即为可延缓成本。

不可延缓成本是与可延缓成本相对应的一个成本概念,是指如果延缓执行某一特定决策方‍案,会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则与该方案相联系的成本就称为不可延缓成本。例如,前例中由于企业的生产线突发事故,更换关键设备的购置方案是不可以推迟执行的,否则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与购置设备有关的成本即为不可延缓成本。

八、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考虑的成本。如果某项成本专‍属于某个决策方案,即有该方案就会发生这项成本,没有该方案就不会发生这项成本,则这‍项成本就是相关成本。

相关成本包括:差量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重置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可避免‍成本、可延缓成本等。

无关成本是指凡与特定决策方案关系不大、对未来决策没有影响的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无论是否存在某项决策,均会发生某项成本,则该项成本即为无关成本。如沉没成本、‍共同成本、不可避免成本、不可延缓成本及各个方案中项目相同、金额相等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