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五章>>学习内容>>你问我答



问题一:如何进行特殊订货决策?需要考虑哪些定性因素?

回答:

所谓特殊订货决策,是指以低于正常价格的优惠价格接受客户一定量的订货时的决策。 在进行特殊订货决策分析时,还应当分析定性因素:

1.接受此特殊订单是否会对企业的长期计划产生不利影响,例。

2.如果接受此订单,企业就不能按当前价格再接其他订单了,所以,必须对市场有充分了解,以确保确实没有办法按当前价格增加订单,而且,资源也没有其他用途,即不能将剩余的生产能力出租,或是用于生产其他盈利性更高的产品。

3.假设在分析期间固定成本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固定成本为非相关成本。但是,如果企业遇到的是长期市场需求不足,此时可能要做出削减生产能力的决策,如在面临经济衰退时期裁员、缩减投资等。在这种情况下,固定成本就必须作为相关成本来考虑。

问题二:如何进行自制或外购的决策?需要考虑哪些定性因素?

回答:

自制或外购决策指的是是否应当生产产品(零部件)或者把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转给其他企业生产。

选择自制,企业管理当局能够对工作施加直接控制,而如果选择外购,则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组织的专业化技能和经验。何去何从,并不完全基于成本的考虑。在最终做出自制或外购决策前,企业还应当考虑如下因素:

1.如果外购,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将存在剩余,那么,必须考虑如何利用这些剩余生产能力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

2.如果外购,必须考虑业务移交是否顺利,产品或业务的质量是否可靠,原物料配套供应的数量、质量稳定性和交货时间有没有保证。

3.如果外购,必须考虑是否会使企业过多依赖供应商,从而在战略上处于不利地位,并降低其满足顾客需求的弹性。

问题三:如何进行联产品进一步加工与否的决策?需要考虑哪些定性因素?

回答:

在有些企业里,利用同一种原料,在同一生产过程可以生产出多种产品,这些产品称为联产品。而这些产品的综合成本,称为联产品成本。联产品可以在分离点出售,也可以进一步加工后再出售,以获得更大的利润。分离点后进一步加工的成本,称为可分成本,由分离后继续加工的产品负担。对于这类企业,经常面临这样的决策:是在分离点立即出售联产品,还是进一步加工。此时,管理者需要弄清楚的是:进一步加工所追加的收入,是否超过追加的成本。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企业应进一步加工联产品;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应当选择立即出售联产品。在计算存货成本时,通常需要将联产品成本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分配,但在此类决策中,不论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都不会改变联产品成本,所以,这类成本属于非相关成本,不必加以考虑。

问题四:在简单条件下,如何决定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

回答:

在简单条件下,是否接受低价迫加订货的决策要考虑以下情况:

第一,追加订货量小于或等于企业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

第二,企业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第三,要求追加订货的企业没有提出任何特殊的要求,不需要追加投入专属成本。

进入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