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1948年在其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WHO所提倡的身体、心理健康和环境适应的三位一体揭示了健康概念的精髓,它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所执意追求的目标。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状况,还将人的“道德健康”寓于健康概念之中,认为人的健康应该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的健康标准。这一认识是伴随医学模式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过渡而完成的。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工作和应付日常生活事件;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
3.睡眠良好,休息充分;
4.应变能力强,能良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5.对感冒和传染病具有一定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形匀称,动作协调;
7.视力良好,反应敏捷;
8.牙齿与牙龈无缺损或病变;
9.头发光泽,无头屑;
10.皮肤与肌肉具有一定弹性,行走轻便。
亚健康状态:按照医学界的说法,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因为其表现复杂多样,现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化诊断参数。
亚健康就是指人体虽然没有发病,但身体或器官中已经有危害因子或危害因素的存在,这些危害因子或危害因素,就像是埋伏在人体中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或是潜伏在身体中的毒瘤,缓慢地侵害着肌体,如不及时清除,就可导致发病。
根据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年龄多在18至45岁之间,其中城市白领、尤其是女性占多数。这个年龄段的人因为面临高考升学、商务应酬、企业经营、人际交往、职位竞争等社会活动,长期处于紧张的环境压力中,如果不能科学地自我调适和自我保护,就容易进入亚健康状态。
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医学指标来诊断,因此易被人们所忽视。一般来说,如果你没有什么明显的病症,但又长时间处于以下的一种或几种状态中,注意亚健康已向你发出警报了:失眠、乏力、无食欲、易疲劳、心悸,抵抗力差、易激怒、经常性感冒或口腔溃疡、便秘等等。处在高度紧张工作、学习状态的人应当特别注意这些症状。
。(一)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天人合一”的观点指出:自然环境与人体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构成的社会系统,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环境。
(二)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
1、行为因素:行为是健康的重要因素。不良行为引起的疾病称为行为方式疾病。养成健康行为习惯,是保证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因素。
2、生活方式因素:生活方式是指建立在文化继承、社会关系、个性特征与遗传等综合因素基础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维护健康,不良的生活方式会直接、间接地导致疾病或机体衰弱。
(三)生物因素
1、 遗传因素
2、 心理因素
(四)卫生保健因素
卫生保健设施是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因素,是保障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