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二章 货币资金>>文本学习>>知识点一


知识点一  现金




一、现金的管理

(一)现金的定义及特征

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在周转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货币资金是指可以立即投入流通,用以购买商品或劳务,用以偿还债务的交换媒介。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一种货币资金,可以随时用以购买所需的物资,支付有关费用,偿还债务,也可以随时存入银行。企业所拥有的货币资金量是判断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标。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发生大量的、重复性的有关货币资金的支付和收入业务。如由于采购材料,支付各种生产费用、缴纳税款和归还借款等所发生的支付业务;由于销售商品、取得借款、接受投资等所发生的收入业务,这些经济业务的完成都离不开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三个部分。

在各国的会计实务中,现金的内涵和外延不尽相同。在大多数国家,现金指企业可以自由运用,可以立即作为支付工具,并能够被银行作为银行存款接受的一切项目。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会计上的现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现金仅指库存现金,即人们经常接触的纸币和硬币等。广义的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可以普遍接受的流通手段。这些流通手段包括:

(1)银行汇票。银行开具的指示另一银行支付给顾客指定的收款人的票据。

(2)银行本票。银行开具并支付的票据。

(3)个人支票。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个人开具的支票。

(4)保付支票。由银行存款户出具,并由银行担保付款的票据。

(5)旅行支票。银行发售的具有固定面值供持有者在旅行途中作现款使用的票据。

(6)邮政汇票。即邮局在办理汇兑时出具并承兑的票据。

目前,国际惯例的现金概念是广义的现金概念。我国是狭义的现金概念和广义的现金概念并存。在企业处理的日常交易业务中使用的是狭义的现金概念。在企业财务报告中使用的是广义的现金概念。本章中的现金为狭义的现金概念。

现金作为货币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如下特征:

(1)流动性强。现金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在用其偿还债务时,可直接使用,因而构成企业偿还债务的直接来源;

(2)便于流通。现金是流通和交换的媒介,具有普遍的可接受性,因而便于流通使用,范围比较广泛;

(3)流动性。现金的使用一般不受任何的限制;

(4)易于散失、挪用和被盗。

(二)现金的使用范围与库存现金限额

1.现金的使用范围

企业的日常业务既多又繁杂,现金的通用性不是指现金可以用来支付企业的任何业务支出,现金的使用要遵循其使用范围的规定,这是现金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企业可以用现金办理结算的具体经济业务。这些经济业务是:

(1)职工工资、津贴;

(2)个人劳动报酬;

(3)根据国家规定发放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产品支付的价款;

(6)出差人员必须携带的差旅费;

(7)结算起点以下的其他支出(结算起点为1 000元);

(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2.库存现金的限额

库存现金限额是指为了保证企业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允许企业留存现金的最高数额。这一限额由开户银行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核定一个最高限额,一般按照单位3-5天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确定,边远地区和交通不变的地区,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可以多于5天但是不超过15天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核定后的库存现金限额,开户银行必须严格遵守,超过部分应于当日营业终了前存入银行需要增加或减少库存现金限额的单位,应向开户银行提出申请,由开户银行核定。

3.库存现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现金的流动性决定了现金内控制的必要性。现金的内部控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1)实行职责分开原则;

(2)现金收付交易必须有合法的原始凭证;

(3)建立发票和收据领用制度;

(4)加强监督检查;

(5)企业出纳人员要定期进行轮换,不得一人长期从事出纳工作。

现金收支规定开户银行收入现金应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当日送存有困难的,由开户银行确定送存时间。开户单位支付现金可以从单位库存现金中支付或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收入中直接支付,即不得“坐支”现金。同时,收支的现金必须入账。开户单位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时,应如实写明提取现金的用途,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并经开户银行审核批准后予以支付。此外,不准用不符合制度规定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即不得 “白条抵库”;不准谎报用途套取现金;不准用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或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不准将单位存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不准保留账外公款,即不得“公款私存”,不得设置“小金库”等。银行对于违反上诉规定的单位按照违规金额的一定比例处以罚款。

二、现金的序时核算

库存现金的序时核算是指根据现金的收支业务逐日逐笔的记录现金的增减及结存情况。即设置和登记日记账。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或现金收付款凭证逐日逐笔登记。对于从银行提取现金的业务一般只填制银行存款付款凭证,并据以登记日记账。每日终了应计算本日现金收入、支出合计数和结存数,并同库存现金的实存数进行比较,做到日清月结,保证账实相符。

现金的日记账是核算和监督现金日常结存情况的序时账簿。现金日记账一般采用收入、支付及结余三栏格式,见表2-1。

表2-1          现金日记账          单位:元

20x8年

凭证种类及号数

摘要

对方科目

收入

付出

结余

1

31

 

本月合计

 

 

 

1 300

2

2

2

2

1

1

1

1

银付201

现付202

现付203

现收204

提取现金

张三出差费

福利支出

废料销售收入

银行存款

备用金

应付职工薪酬

其他业务收入

2 000

 

1 050

 

500

600

 

 

 

 

本日合计

 

3 050

1 100

3 250

 

为了简化现金日记账的登记手续,对于同一天发生的相同经济业务,也可以汇总一笔登记。

每日终了时,出纳人员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在库存现金日记账上结出“本日收入”合计和“本日付出”合计,然后计算出本日余额,计入“结存”栏。

(2)以库存现金日记账上的本日余额与库存现金的实有额相核对,二者应一致,若不一致,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调整,做到账实相符。

(3)以库存现金日记账上的本日余额与库存现金的限额相比较,超过限额数,要及时送存银行,不足限额部分,应向银行提取,以保证日常开支的需要。在每月终了时,还应在库存现金日记账上结出月末余额,并向库存现金总账科目的月末余额核对相符。

库存现金日记账的格式也可以采用多栏式库存现金日记账。

有外币现金的企业,应分别按人民币现金、各种外币现金设置“库存现金日记账”进行序时核算。

三、现金的总分类核算

(一)现金核算的凭证

企业发生现金的收付业务,必须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作为收付款的书面证明。所有这些作为收付款证明的原始凭证,财会部门要进行认真的审核。经过审核无误后的原始凭证,即可据以填制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办理现金收支业务。出纳人员在收付现金以后,应在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加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表示款项已经收付。经过审核签证后的收、付款凭证,即可据以登记账簿。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是用于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核算的依据。为了避免填制凭证和记账的重复,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从银行提取现金,或将现金存入银行时,应按照收付款业务涉及的贷方科目填制记账凭证。

(二)科目设置及账务处理

为了总括地反映现金的收支和结存情况,企业应设置“库存现金”科目。该科目的借方登记库存现金的增加,贷方登记库存现金的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实际持有的库存现金额。

1.库存现金的收入核算

收取现金时,借记“库存现金”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2.库存现金的支出核算

支付现金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目。

【例2-1】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7年6月5日发生如下现金收入业务:收到零星销售收入585元(其中应交增值税85元),收到职工张义应交款项300元。

借:库存现金                     885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其他应收款                      300

【例2-2】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7年6月8日发生如下现金支出业务:支付职工李强差旅费600元,购买办公用品现金支出200元,发放职工工资65800元,现金送存银行1200元。

借: 备用金                      600

管理费用             200                                           

应付职工薪酬                65800

银行存款            1200                          

贷:库存现金            67800

(三)备用金的核算

备用金指企业预付给职工和内部有关单位用作差旅费、零星采购和零星支出,然后用于报销的款项。备用金采用先领后用、用后报销的办法。备用金在使用过程中,负责备用金的经管人员必须将其支付事项的原始凭证妥善保管,以便按规定间隔期间或在备用金金额周转时,凭有关部门各种凭证向会计部门报销,补足备用金。企业备用金的会计处理一般可以通过“其他应收款——备用金”科目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进行核算,并按照设置对象进行明细核算。领用备用金时,根据单位或职工的借款单,借记“其他应收款——备用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收回备用金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备用金”科目。

备用金的管理办法一般有两种:一是随借随用用后报销制度,适用于不经常使用备用金的单位和个人;二是定额备用金制度,适用于经常使用备用金的单位和个人。定额备用金制度的特点是对经常使用备用金的部门或车间,分别规定一个备用金定额。按定额拨付现金时,借记“其他应收款——备用金”科目或“备用金”科目的借方和库存现金科目的贷方。报销时,财会部门根据报销单据付给现金,补足用掉的数额,使备用金仍保持原有的定额数。报销的金额直接计入“库存现金”科目的贷方和有关科目的借方,不需要通过“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或“备用金”科目核算。

随借随用、用后报销的制度业务举例

【例2-3】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管理部门职工王刚,20×7年6月8日因公出差预借备用金350元,实际支出200元,经审核应予以报销,剩余现金150元交回财会部门。

预借时,应根据审核的借款单填制现金付款凭证,会计分录如下:

借:备用金——王刚                                          350

贷:库存现金                                                 350

报销时,应根据审核的报销单填制转账凭证,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200

贷:备用金——王刚               200

剩余现金交回财会部门,应填制现金的收款凭证,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现金                 150

贷:备用金——王刚                 150

【例2-4】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管理部门职工李庆,20×7年7月9日因公出差预借备用金800元,实际支出960元,经审核应予以报销,财会部门另支付现金160元。

预借时,应根据审核的借款单填制现金付款凭证,会计分录如下:

借:备用金——李庆                  800

贷:库存现金                800

报销时,应根据审核的报销单填制转账凭证,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960

贷:备用金——李庆                   960

付出现金160元,填制现金的付款凭证,会计分录如下:

借:备用金——李庆                   160

贷:库存现金            160

定额备用金制度业务举例

【例2-5】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会计部门对供应部门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根据核定的定额,付给定额备用金2 000元。

会计处理如下:

借:备用金——供应部门               2 000

贷:库存现金                     2 000

【例2-6】供应部门在一段时间内共发生备用金支出1 600元,持开支凭证到会计部门报销。会计部门审核以后付给现金,补足定额。

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1 600

贷:库存现金                      1 600

【例2-7】会计部门因管理需要决定取消定额备用金制度。供应部门持尚未报销的开支凭证800元和余款1 200元,到会计部门办理报销和交回备用金的手续。

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800

库存现金                 1 200

贷:备用金——供应部门             2 000

四、现金的清查

为了加强现金的管理,企业应建立库存现金的定期清查制度。清查的主要手段是实地盘点,如发现账实不符,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清查中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属于现金短缺,按实际短缺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记“库存现金”科目;属于现金溢余,按实际溢余的金额,借记“库存现金”,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做如下处理:

如为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或“库存现金”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属于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根据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处理,借记“管理费用——现金短缺”,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例2-8】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7年5月10日,在对现金进行清查时,发现短缺60元。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60

贷:库存现金                           60

【例2-9】上述现金短缺,无法查明原因,转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6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60

2.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款”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经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现金溢余”科目。

【例2-10】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7年6月15日,在对现金进行清查时,发现溢余80元。

借:库存现金                              8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80

【例2-11】现金溢余原因不明,经批准计入营业外收入。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80

贷:营业外收入——盘盈利得                   80

 

进入知识点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