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六章 固定资产>>学习内容>>知识点三


知识点三:固定资产处置



○ 教师解析

我们通过上述视频深入了解了固定资产处置。现在我们来进行归纳总结:

一、固定资产处置的含义及业务内容

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固定资产处置一般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固定资产处置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企业固定资产需退出生产经营过程所做的处理活动。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固定资产应当予以终止确认:

①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

②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

需要指出的是,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固定资产处置业务将在本书其他有关章节中阐述。

固定资产在处置过程中会发生收益或损失,称为处置损益。它以处置固定资产所取得的各项收入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发生的清理费用等之间的差额来确定。其中,处置固定资产的收入包括出售价款、残料变价收入、保险及过失人赔款等项收入;清理费用包括处置固定资产时发生的拆卸、搬运、整理等项费用。

二、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

企业应设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固定资产的处置损益。需要处置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发生的清理费用等,记入该科目的借方;取得的固定资产出售价款、残料变价收入、保险及过失人赔款等项收入,记入该科目的贷方;借方与贷方的差额即为固定资产处置净损益,作为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和损失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一)固定资产出售

企业对多余闲置或不再需用的固定资产,可出售给其他需要该项固定资产的企业,以收回资金,避免资源的浪费。出售固定资产的损益是指出售固定资产取得的价款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发生的清理费用之间的差额。对于企业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在出售时,应区别不同情况缴纳增值税。

(二)固定资产报废

固定资产报废有到期正常报废、提前报废和超龄使用后报废三种情况。无论是何种情况的报废,其损益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都是指报废时固定资产的残料变价收入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发生的清理费用之间的差额。

(三)固定资产毁损

固定资产毁损有的是由于生产经营期间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生产经营期间责任事故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固定资产毁损的净损失是指毁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发生的清理费用,扣除残料变价收入以及保险赔款、责任人赔款后的净额。对于由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毁损损失作为非常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四)固定资产盘亏

如果通过清查发现账簿记录的企业拥有固定资产的实物并不存在,那么实物并不存在的固定资产,在会计上则被称为盘亏。

会计处理:发现盘亏的固定资产,在未报经批准处理前,要先按账面原价和累计折旧及时予以注销,其净值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待报经批准处理后,再将净值转入“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盘亏”科目。

○ 边学边练

同学们,请运用你学到的知识,来解答下面这几道题。
  • 1、下列各项中应记人“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借方的有(  )【多选题】    
       A 因出售厂房而缴纳的增值税
       B 因自然灾害损失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C 因自然灾害损失的固定资产取得的赔款
       D 支付清理固定资产人员的工资
  • 2、处置固定资产净损益转入( )【单选题】。    
       A 主营业务收入
       B 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C 其他业务收入
       D 投资收益
  • 3、下列业务中,需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处理的有( )【多选题】。    
       A 固定资产毁损
       B 固定资产出售
       C 固定资产报废
       D 固定资产盘亏
  • 4、盘亏的固定资产通过哪个科目进行核算( )【单选题】。    
       A 固定资产清理
       B 在建工程
       C 库存商品
       D 待处理财产损益

通过固定资产处置的学习,你是否了解了这方面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我们进入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