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七章 无形资产>>文本学习>>知识点二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主要包括无形资产的摊销、减值损失的确定。其中,无形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将在资产减值问题中单独阐述。本节只说明无形资产的摊销问题。
无形资产能够给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经济利益,因此理论上无形资产的价值应按无形资产的收益期体现在各期的损益中,这在会计上被称为无形资产的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使用寿命的确定;摊销方法的选择;摊销金额的列支去向。
一、无形资产使用寿命
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为有限或确定的,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通常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是其他法定权利,而且合同规定或法律规定有明确的使用年限。合同或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使用寿命的,企业应当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以确定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例如,与同行业的情况进行比较、参考历史经验、或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按照上述方法仍无法合理确定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该项无形资产应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二、无形资产摊销方法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主要是直线法。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摊销方法,主要取决于企业与无形资产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不同会计期间都要贯彻始终。
如果企业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可靠确定这种消耗方式时,则应当采用直线法对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进行系统合理的摊销。无形资产每期的摊销额应按照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进行计算。除了应考虑入账价值这一基本因素之外,还应该考虑无形资产的残值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金额。
摊销期限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与固定资产的折旧规定区别开。
三、无形资产摊销的账务处理
现行会计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确认为当期损益,计入管理费用。如果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是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可以计入产品或其他资产的成本中。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时,不是像过去那样直接冲减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而是单独设置“累计摊销”科目,反映因摊销而减少的无形资产价值。企业按月计提无形资产摊销额时, 借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累计摊销”科目。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放映企业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额。
【例7-4】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购入一项专利权。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购买时该项专利权的使用寿命为10年,企业采用直线法按10年期限进行摊销。专利权购买成本为260 000元。
购买专利权时:
借:无形资产 260 000
贷:银行存款 260 000
专利权每年摊销额=260 000÷10=26 000(元)
借:管理费用 26 000
贷:累计摊销 26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