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九章 所有者权益>>文本学习>>知识点一


知识点一  所有者权益概述




一、企业组织形式

我国的市场经济已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主体,虽然企业所有制性质不同,但与所有者权益会计密切相关的不是企业所有制的性质,而是企业的组织形式。国际通行的做法是按企业资产经营的法律责任,把企业划分为非公司型企业和公司型企业。

(一)非公司型企业        

1.独资型企业

独资型企业也称私人独资企业。它是企业的最简单、最原始的组织形式。企业的全部资产归出资者一人所有,企业的经营也有出资者个人承担,因此,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统一的。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债务负有无限的清偿责任。

2.合伙型企业

合伙型企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按照协议共同出资,共同承担企业经营风险,并且对企业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企业。其最大的特点是,合伙人对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一旦发生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任何一个合伙人请求清偿全部债务。

(二)公司型企业

1.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一定数量的股东共同出资组成,股东仅就自己的出资额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对公司的资本不分为等额股份,不对外公开募集股份,不能发行股票。

2.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由一定数量的股东共同出资组成,股东仅就自己的出资额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它与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区别就是,公司的资本总额平分为金额金额相等的股份,并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向社会筹集资金。同时,公司的股份可以自由转让,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交易、转让,但不能退股。

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对资产和负债的会计处理并无重大影响,但涉及所有者权益方面的会计处理却不大一样。公司组织,尤其是股份有限公司,已是当今世界上最广泛采用的企业组织形式。它具有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所不具备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在资本结构和筹资方式上更具灵活性。

二、所有者权益的含义及构成

(一)所有者权益的含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它是企业资产中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又体现了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理念。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虽然都是权益,共同构成企业的资金来源,但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享有的对投入资本及其运用所产生盈余(或亏损)的权利;负债是在经营或其他活动中所发生的债务,是债权人要求企业清偿的权利。所有者享有参与收益分配、参与经营管理等多项权利,但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在顺序上置于债权人之后,即只享有对剩余资产的要求权;债权人享有到期收回本金及利息的权利,在企业清算时,有优先获取资产赔偿的要求权,但没有经营决策的参与权和收益分配权。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情况下,所有者权益一般不存在抽回的问题,即不存在约定的偿还日期,因而是企业的一项可以长期使用的资金,只有在企业清算时才予以退还;负债必须于一定时期后偿还。为了保证债权人的利益不受侵害,法律规定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优先于投资者,因此债权又称为第一要求权;投资者具有对剩余财产的要求权,故又称剩余权益。

所有者能够获得多少收益,需视企业的盈利水平及经营政策而定,风险较大;债权人获取的利息一般按一定利率计算,并且是预先可以确定的固定数额,无论盈亏,企业都要按期付息,风险相对较小。

(二)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所有者权益分为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其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直接计入到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其他综合收益的内容。

留存收益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累计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从会计上说,界定所有者权益来源构成的目的为:

1.让股东和债权人知道,公司付给股东的款项是利润的分配还是投入资本的返还。

2.让股东用累计利润来判断管理人员的称职程度。

三、所有者权益的确认

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例如,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产,在该资产符合企业资产确认条件时,就相应地符合了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当该资产的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也就可以确定。

进入知识点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