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十一章 收入和利润>>本章练习
一、单选
1.关于收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B.收入的取得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C.收入必然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D.收入包括所有者向企业投入资本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入
2.工业企业的下列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中,不构成其收入的是( )。
A.销售产成品 B.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
C.销售原材料 D.销售固定资产
3.下列情形中,属于确认销售商品收入时必须满足的条件的是( )。
A.已将商品交付给购货方
B.已将商品的所有权转移给购货方
C.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D.已向购货方收取货款
4.如果企业销售的商品已经发出但尚未完全满足收入确认的条件,应将发出商品的成本转入( )。
A.“发出商品”科目 B.“在途物资”科目
C.“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D.“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5.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销售商品时不考虑现金折扣,现金折扣应于实际发生时计入( )。
A.销售费用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营业外支出
6.销售折让发生在销货方确认收入之后,销货方应按实际给予购货方的销售折让( )。
A.冲减销售收入 B.冲减销售成本
C.计入财务费用 D.计入管理费用
7.如果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及以前售出的商品,在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退回,应当( )。
A.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 B.计入退回当月的销售费用
C.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D.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8.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确认收入的时点是( )。
A.发出商品时 B.办妥托收手续时
C.购货方承认付款时 D.收回款项时
9.商品销售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如果不能对退货的可能性作出合理估计,确认收入的时点是( )。
A.发出商品时 B.购货方承诺付款时
C.收到货款时 D.售出商品退货期满时
10.企业委托其他单位代销商品,在支付手续费方式下,委托方确认销售收入的时点通常是( )。
A.交付代销商品时 B.受托方售出代销商品时
C.收到代销清单时 D.收到代销货款时
11.在计算营业利润时,不涉及的损益项目是( )。
A.资产减值损失 B.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
C.投资净损益 D.所得税费用
12.企业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是指( )。
A.营业利润加投资收益
B.营业利润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
C.营业利润加营业外收支净额
D.营业利润加营业外收支净额减所得税费用
13.企业一定期间的净利润是指( )。
A.营业利润加投资收益
B.营业利润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
C.营业利润加营业外收支净额
D.营业利润加营业外收支净额减所得税费用
14.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取得的净收入,属于( )。
A.主营业务收入 B.其他业务收入 C.投资收益 D.营业外收入
15.企业出售下列资产取得的收益中,应当列入营业外收入的是( )。
A.出售库存原材料的收益 B.出售库存产成品的收益
C.出售无形资产的收益 D.出售长期股权投资的收益
16.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主要用于( )。
A.弥补亏损和转增资本
B.弥补亏损和分配现金股利
C.转增资本和分配现金股利
D.分配现金股利
二、多选
1.工业企业的下列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中,构成其收入的有( )。
A.出售原材料 B.出售无形资产 C.出租无形资产
D.出售固定资产 E.出租固定资产
2.下列收入项目中,属于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有( )。
A.销售产成品 B.销售半成品 C.销售原材料
D.出租包装物 E.出租低值易耗品
3.工业企业获得的下列经济利益流入中,属于其他业务收入的有( )。
A.出租固定资产 B.出租无形资产
C.出售固定资产 D.出售无形资产 E.出售原材料
4.工业企业的下列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中,构成其营业收入的有( )。
A.销售自制产成品 B.转让商标使用权
C.出售积压的原材料 D.出租生产设备 E.出租房屋
5.收入按交易的性质,可以分为( )。
A.销售商品收入 B.提供劳务收入 C.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D.主营业务收入 E.其他业务收入
6.在计算利润总额时涉及的收入或利得项目包括( )。
A.主营业务收入 B.其他业务收入 C.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D.投资收益 E.营业外收入
7.企业一定期间发生的下列损益项目中,构成营业利润的有( )。
A.营业成本 B.营业税金及附加 C.资产减值损失
D.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 E.投资净损益
8.企业一定期间发生的下列损益项目中,构成利润总额的有( )。
A.营业税金及附加 B.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
C.营业外收入 D.营业外支出 E.所得税费用
9.下列项目中,不会引起股东权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有( )。
A.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B.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C.提取盈余公积 D.分配股票股利 E.分配现金股利
三、判断
1.收入是企业在各种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
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收入的定义,出售固定资产确认的营业外收入也构成收入。 ( )
3.收入不一定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也可以表现为负债的减少。 ( )
4.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收入的定义,收入不仅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也包括营业外收入。( )
5.工业企业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属于其他业务收入,但出售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属于营业外收入。( )
6.销售合同中规定了购货方在特定情况下有权退货的条款,而企业又不能确定退货的可能性,则企业在售出商品时不能确认收入。( )
7.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在销售商品时向顾客承诺对购买的商品如果不满意,十日内可以退货,该商场应当在承诺的退货期满后确认销售收入。( )
8.已交付购货方但尚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商品,仍应列入销货方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 ( )
9.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都会影响销售的会计处理。( )
10.在销售附有现金折扣条件的情况下,销货方应将购货方取得的现金折扣作为冲减销售收入处理。 ( )
11.如果销售折让发生在确认收入之后并且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销货方应按实际给予购货方的销售折让,冲减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 )
12.采用委托代销方式销售商品时,委托方应当在受托方售出商品后再确认销售收入。 ( )
13.利润不仅仅指营业利润,还包括营业外收支净额。 ( )
14.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扣减营业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后的差额。 ( )
15.影响营业利润的收支项目必然会影响利润总额,但影响利润总额的收支项目不一定会影响营业利润。( )
16.企业本年度的利润分配完毕之后,“利润分配”科目应无余额。 ( )
四、计算及账务处理
1.某年6月10日,星海公司向B公司赊销一批商品,商品成本为80 000元,售价为11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8 700元。星海公司开出发票账单,并按照合同约定的品种和质量发出商品,B公司已将该批商品验收入库。商品赊销期限为30天。
要求:编制星海公司赊销商品的下列会计分录:
(1)6月10日,发出商品并结转成本。
(2)7月10日,收回货款。
2.某年3月31日,星海公司向D公司赊销一批商品,商品售价为2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 400元。合同约定的赊销期为30天,但附有现金折扣条件:如果D公司能在10天内付款,可按商品售价(不含增值税)的2%享受现金折扣;如果超过10天付款,则须按交易金额全付。星海公司采用总价法核算附有现金折扣条件的赊销。
要求:编制星海公司赊销商品的下列会计分录:
(1)3月31日,赊销商品。
(2)假定D公司于4月10日付款。
(3)假定D公司于4月30日付款。
3.某年5月28日,星海公司向D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商品成本为42 000元,销售价格为5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 500元。商品已发出,货款也已收妥。6月5日,D公司在验收商品时,发现存在质量问题,要求给予20%的价格折让,星海公司同意给予折让。
要求:编制星海公司有关销售折让的下列会计分录:
(1)发出商品,并收取货款。
(2)同意给予价格折让,并退回多收货款。
4.某年5月28日,星海公司向D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商品成本为12 000元,销售价格为16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2 720元,赊销期为30天。商品已发出,货款也已收妥。6月5日,D公司在验收商品时,发现存在质量问题,要求退货,星海公司同意退货。
要求:编制星海公司有关销售退回的下列会计分录:
(1)发出商品
(2)办理退货
5.星海公司2×16年度取得主营业务收入6 0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 500万元,投资收益1 800万元,营业外收入300万元;发生主营业务成本4 00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1 0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200万元,销售费用950万元,管理费用650万元,财务费用300万元,营业外支出900万元,所得税费用520万元。星海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0×7年度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300万元。
要求:作出星海公司有关利润结转与分配的下列会计处理:
(1)结转损益类科目余额。
(2)结转净利润。
(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4)分配现金股利。
(5)计算利润表中下列项目的金额:
①营业利润。
②利润总额。
③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