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的品质

 

  人在意志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意志特征)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意志坚强,有的人意志薄弱;有的人做事坚决果断,有的人则犹豫不决。意志品质不仅在意志活动中表现,而且也在意志活动中形成,成为一个人的性格。一般把意志品质归纳为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等方面。

  △自觉性

  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品质。

  意志的自觉性是以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为基础。具有自觉性的人既不轻易接受外界影响,又不拒绝有益的意见。这种人坚信自己的目的是正确的,在行动中能把自己的热情和力量投入,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坚决执行决定,达到目的,充分地发迫意识的能动作用。

  与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受暗示性是指一个人没有以正确的认识为基础,也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意义。容易接受别人的影响,经常轻易地改变自己的决定,甚至取消自己的决定,去执行与自己观点不符合的决定。这种人容易盲从。独断性是受暗示性的另一个极端。有独断性的人,似乎能独立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但是,他们不考虑自己采取的决定是否合理,常常毫无理由地拒绝考虑别人的任何批评和劝告。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结果只能在客观规律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一个善于明辨是非,适时而合理地采取并执行决定的品质。

  具有果断性的人能全面又深刻地考虑行动的目的和方法,懂得所作决定的重要性,清醒了解可能的结果。因此,在动机斗争时能当机立断;在行动时,能敢作敢为,及时行动,毫不动摇;在不需要立即行动或情况发生变化时,又能立即停止已经作出的决定。这种品质以正确认识为前提,以深思熟虑和大胆勇敢为特征,并且与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紧密联系着。

  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是缺乏果断性的表现。优柔寡断的人总是患得患失。顾虑重重,“前怕狼、后怕虑”。这种人的主要特征是思想、情感分散,没有力量克服矛盾的思想和情感,不能把思想、情感引上明确的轨道。在作出决定时,动摇不定,犹豫不决,一直处于动机斗争状态;在执行决定进,不能坚决执行,常常要重新考虑已经作出的决定。草率决定的人主要是不考虑主观和客观的条件,也不考虑行动的后果,仓促地作出决定,冒险从事。结果往往是以盲动开始,以后悔告终。

  △自制性

  自制性(自制力)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的言行方面的品质。

  自制性集中反映出意志的抑制职能。自制力强的人,一方面善于控制自己或迫使自己去执行所作出的决定,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他们一般都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另一方面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表现出应有的忍耐性。他们的情绪是比较稳定的。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坚强的意志--这不但是想什么就获得什么的那种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时抛弃什么的那种本事。……没有制动器就不可能有汽车,而没有克制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

  任性和怯懦是缺乏自制性的表现,任性的人不能约束自己语言伤人、行为放纵,怯懦的人胆小怕事,遇困难就惊慌失措,畏缩不前。

  △坚韧性

  坚韧性是指一个在执行决定时,以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到底的品质,坚韧性和个人的精力与毅力是人们工作,完成艰巨任务的前提。而经得起长期的磨练被认为是意志坚韧性的基本特征之一。具有坚持性的人善于抵制各种干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在情况变化时,则灵活地采取新措施,坚持实现目的,人类历史上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和艺术作品,都是人类长期艰巨劳动的结果,都是意志坚韧性的表现。欧立希发明药物“606”,失败了605次。后来,他又在“606”的基础上,经过913次失败发明了效果更好的新药。歌德的代表作诗剧《浮士德》长达12000余行,花费了毕生精力。

  顽固和执拗与坚韧性不同。顽固执拗的人对自己的行动缺乏正确估计,肆意妄为,一意孤行。甚至明知有错,还要固执己见。此外,虑头蛇尾、见异思迁等也是与坚韧性相反的品质。

  意志的四种主要品质是相互联系的,而坚韧性是其它三种主要品质综合表现。缺乏自觉性的人没有明确的行动目的,因而就无法坚持;没有果断性的人,不能当机立断,就很难想象他会有坚持性;缺乏自制力的人不能使行动的主要目的压倒其它动机,当然就无法坚持。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坚韧性是在其它意志品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