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
 
毛泽东(1893-1976) 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毛泽东指出:世界本来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转过来去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去指导革命、去做工作、去从事生产、去指挥作战、去议论人家长短,这就是方法论,此外并没有别的什么单独的方法论。所以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东西,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也是一个东西。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强调哲学理论的实践性和方法论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个基本特点。为了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的区别,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并反复声明他们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毛泽东在哲学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思想,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作用,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认识工具的作用。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1964年,毛泽东在关于哲学问题的谈话中曾说:什么叫哲学?哲学就是认识论,别的没有。这里所说的认识沦,是一种广义的认识论。毛泽东认为哲学就是认识论,是把哲学看作既是世界观,又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正确认识世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方法。毛泽东之所以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这不仅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性质,同时,也是针对党内斗争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党内的教条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都不懂得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而把两者割裂开来。教条主义者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使之成为观察、分析和处理中国革命问题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经验主义者注重经验而轻视理论,不懂得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性,不懂得具体的工作方法要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他们局限于自己的狭隘经验,固守着某些具体的工作方法,并把它们误认为普遍真理。教条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的错误,尤其是教条主义者的错误,曾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损失。他们虽然处在两个极端,但却有着同一个根源,即把世界观和方法论割裂开来。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全部内容,都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毛泽东从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认为按照客观规律运动着的物质世界是唯一真实存在的客观世界,物质决定意识,人类一切知识都是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从而,提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他在《矛盾论》中明确指出:“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毛泽东善于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运用于革命和建设,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并且化为一整套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同时,毛泽东又善于把实际工作中的方法问题提高到世界观的高度来加以解决。他说,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方法问题,而是一个对待马列主义和革命的态度问题,是党性问题、世界观问题。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延安整风运动,正是由于着力从世界观的高度解决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提高了党员和干部的思想水平,才显著地推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迅猛发展。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全部工作的指导,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间环节”问题,提供了从革命理论达于革命实践的不可缺少的桥梁。当然,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体,这决不意味着两者是绝对的等同。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同一的,相互联系的,但又是相互区别的。世界观是关于宇宙自身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学问,方法论则是人们如何应用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正因为如此,人们完全可以依照研究问题的不同范围,对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一致体的不同侧面进行单独或侧重的研究。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在同“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为了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始终十分重视对方法论问题的研究,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际斗争中的运用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政党作为革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不但要善于提出革命的任务,而且还要善于解决完成革命任务的正确方法问题。方法犹如过河的桥或船,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革命任务的完成也只是空话。毛泽东经常注意从方法论上总结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指导党在各个时期、特别是革命转折时期的工作,从而使我们党的领导艺术和斗争水平不断提高,使我们党领导的各项事业成效卓著。他撰写的《反对本本主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以及《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等专门论述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问题的著作,也正是我国革命斗争经验在方法论上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具体地论述哲学方法论的杰出篇章。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正确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鲜明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基本特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斗争实践的日益紧密结合。所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也是理解和把握整个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的钥匙。认识这一特点,对于正确认识毛泽东哲学思想科学体系,正确理解这一科学体系的内容,自觉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

  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的科学论断。1921年1月21日,在致蔡和森的信中写道:“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这是事实,不像唯理观之不能证实而容易被人摇动。我固无研究,但我现在不承认无政府的原理是可以证实的原理,有很强的理由。”这一论断表明毛泽东已完成由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的转变,开始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是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走上革命道路的,但在“五四”运动以前,他基本上还是一个唯心主义者。直到1920年底,由于先进理论的武装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毛泽东才同各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实行了彻底的决裂,从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视为改造中国的唯一思想武器,使自己开始转变成为一个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之所以接受唯物史论,是因为他认为这一学说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能够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哲学基础。实际上,从他接受唯物史观的第一天开始,他就极其注意把这一崭新的历史观当作武器,用来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他曾经说:“记得我在1920年,第一次看到了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和一个英国人作的《社会主义史》,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可是这些书上,并没有中国的湖南、湖北,也没有中国的蒋介石和陈独秀。我只取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毛泽东还认为,唯物史观虽然是科学的世界观,但它只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并没有提供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方案,因此有关中国革命的一切问题都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加以深入的研究。可以说,毛泽东学习唯物史观从一开始就能够抓住问题的实质,并着手把它当作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去观察和认识中国社会的现实。终其一生,毛泽东学习、研究唯物史观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运用和发展,其中也包括对唯物史观的运用和发展。

  世界观

  人对世界总体的看法,包括人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亦称宇宙观。它是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伦理观、审美观、科学观等的总和。哲学是它的理论表现形式。1942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指出:“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从具体科学中来的,它概括了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由此而形成了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这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可以划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根本对立的类型。唯心主义世界观用精神的、意识的活动解释世界。它们或者贬低人的价值和力量,认为只能顺从神灵意志、乞求神灵‘冷悯;或者过份夸大个人意志的力量,把世界看成是可以任人摆布的东西,把历史看作个别伟大人物的创造物。这两种极端的看法,表面殊异,实则彼此相通。唯物主义世界观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客观性,承认物质世界是按其自身的规律运动和变化的。人类社会是统一的客观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人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进一步承认客观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统一体。客观世界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是它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最高产物,是一种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有意识的、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物质运动过程。人类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认识和改造周围的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自身。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不断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唯一科学的世界观,是对人类自身的力量和人类的未来充满信心的世界观。世界观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和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所处的阶级地位、参加社会实践的方式、利害关系不同,世界观也各不相同。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总是统治阶级的世界观。统治阶级利用它们拥有的政治和经济的统治地位广泛地宣扬本阶级的世界观,用以影响其他各阶级,用思想统治来进一步巩固自己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统治。所以毛泽东认为,最初的唯心论发生于原始人的无知,后来,唯心论的发展是由于统治阶级的需要。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到必须改变旧生产关系,危及统治阶级地位的时候,统治阶级总是千方百计地掩盖和歪曲客观真象,抹杀客观矛盾,力图把现存的社会秩序说成是上天安排的、永恒不变的。保守的、反动的统治阶级的世界观,按其本质来说,总是倾向宗教、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代表新兴生产力的革命阶级,为了适应改变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总是或多或少地要求人们面对客观现实,正视客观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人们有变革社会秩序的能动作用。革命阶级的世界观按其本质来说,总是倾向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唯一彻底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不是完全科学的世界观,因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剥削阶级的偏见歪曲社会历史,生产规模的狭小又限制着人们的眼界,使得人们对于社会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带有明显的不彻底性。到了近代,大工业的出现,打破了生产规模狭小而造成的局限性,使人们有可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了解。伴随着大工业而产生的无产阶级代表着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担负着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解放全人类和建立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无产阶级是唯一消除了阶级偏见的、大公无私的阶级,这就使它有可能对社会历史得出科学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就是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登上历史舞台的,它的产生、特别是唯物史观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空前伟大的变革,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毛泽东指出: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学术部门可以有许多派、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家。或者是无产阶级世界观,或者是资产阶级世界观。共产主义世界观就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它不是任何别的阶级的世界观。而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时它又是指导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唯一科学方法。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态度和采用的方法最终是由世界观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世界观和方法沦的高度统——。正确的世界观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世界观会给人们的活动带来方法上的失误,从而造成工作的挫折和失败。正因为此,毛泽东才一再提倡把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当作一个毕生的任务。

  毛泽东的方法论思想

  毛泽东的方法论思想是其哲学思想中具有鲜明特色的部分,它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殊贡献。毛泽东的方法论思想,就是研究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一般方法的理论,研究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变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论原则。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键问题就是怎样在实践的基础上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怎样把这些关系具体地历史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毛泽东方法论思想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所要考察的特殊领域的特殊矛盾,一句话,它是专门研究指导实际工作方法的规律和特点的科学。毛泽东的方法论思想不同于一般的哲学理论,它与哲学理论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别性。它是哲学理论的应用和转化形式,是理论达于实践的桥梁和中介。毛泽东在理论上深刻地阐发过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性。他说:辩证唯物论是无产阶级的宇宙观,同时又是无产阶级认识周围世界的方法和革命行动的方法,它是宇宙观和方法论的一致体。他还说: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是认识的方法,是理论的方法,然而,它就是世界观。世界本来是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转过来去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去指导革命,去做工作,去从事生产,去指挥作战,去议论人家长短,这就是方法论。毛泽东也论述过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差别性。他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不能给我们提供某种现成的具体方法,它可以转化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原则。把世界观转化为具体的方法论,有很多“中间环节”,不解决这些叫,间环节,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就是一句空话。毛泽东正确地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的途径,创立了自己的方法论思想。毛泽东的方法论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决议》的精神,可以把它的基本理论原则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1)关于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邓小平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在毛泽东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中,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这个思想方法的前提条件;理论联系实际是它的重要内容;实践检验真理是它的基本准则。(2)调查研究是基本的认识方法。这是毛泽东方法论思想中具有独创性的方面。所谓调查研究的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实际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找出事物内部固有的规律性,以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目的的科学方法。毛泽东把调查研究看作认识世界的“唯一的方法”,看作是正确制定政策的基础,是正确执行政策的前提。调查研究作为科学的认识方法,这是由它的本质特征决定的。调查研究是社会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和社会实践一样,它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基础,调查者本身就是实践者,调查过程就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人的一种“做或行动”,具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特性,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种感性的物质的活动。调查过程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调查活动虽然不是直接地改造世界,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但它是变革对象不可缺少的探索性的活动,,调查研究的实践特征使它能够充当联系主体和客体的桥梁,达到认识世界的目的,成为科学的认识方法。毛泽东不仅论述了调查研究方法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调查研究方法的几条基本原则,即调查的主题必须明确集中,有的放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着眼于现在和未来,善于发现新事物,注意事物发展动向,为预测和决策工作服务;调查者要有眼睛向下,甘当小学生,虚心向群众学习的态度。等等。毛泽东还提出了几种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即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会议调查、访问调查、收集:书面材料、蹲点、抽样调查等等。(3)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就是从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人手,并根据这种分析',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毛泽东的矛盾分析的方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从矛盾双方的相互关系方面提出了解决矛盾的一般方法论原则。这就是两点论的思想方法;“两条腿走路”的工作方法;设置对立面的工作方法。第二,从矛盾的总体上提出的解决矛盾的一般方法论原则。这就是“抓关键”的工作方法;“弹钢琴”的工作方法;“胸中有数”的工作方法。第三,矛盾分析方法的总原则,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4)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毛泽东把群众路线的方法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具体地说,群众路线的方法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一是群众观点.即“——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其二是群众路线,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刘少奇在党的“七大”《论党》的报告中详细论述”了群众观点的四项基本内容。第一,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第二,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第三,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从理论形态上对于群众路线作了深刻的概括和生动的说明。他说:“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还指出,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还必须贯彻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形式。(5)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法。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是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是说不要外援和拒绝向外国学习,但是争取外援和向外国学习也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需要出发。毛泽东的方法论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们仅仅从以上五个方面加以概括。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从而构成一个统一而严整的理论体系,这就是毛泽东的方法论思想。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必须首先解决一个方法问题,方法不对头,就根本不可能解决将理论和实践恰当地结合起来。毛泽东在长期的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地解决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问题,创立了毛泽东的方法论思想。这个思想萌芽于党的幼年时期。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两篇论文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初步结合;是毛泽东方法论思想萌芽时期的代表作。在这两篇论文中毛泽东提出了两条方法论原则,一是阶级分析的方法论原则;一是调查研究的方法论原则。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方法论思想的形成和系统化时期。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并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深刻地论述·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调查研究的技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著作中,又一次论述了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在革命实践中的重要性。提出方法问题就像是过河的桥和船的问题一样重要。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毛泽东从世界观的高度系统地深刻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两论》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方法论思想的形成。在这以后,则是毛泽东方法论思想的成熟和在各个领域的展开时期。毛泽东在关于军事工作著作中、经济工作的著作中、关于整风运动的著作中,以及《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工作方法六十条》等著作中,详细地阐发了他的方法论思想。毛泽东的方法论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具有普遍意义,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毛泽东的方法论思想,运用它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并且概括出新的方法论原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毛泽东的方法论思想。

 

     

 

 

 

 

 

 

 

 

 

 

 

 

 

 

 

 

 

 

 

 

 

 

 

 

 

 

 

 

 

 

 

 

 

 

 

 

 

 

 

 

 

 

 

 

 

 

 

 

 

 

 

 

 

 

 

 

 

 

 

 

 

 

 

 

 

 

 

 

 

 

 

 

 

 

 

 

 

 

 

 

 

 

 

 

 

 

 

 

 

 

 

 

 

 

                      

 
北京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厂洼西路8号海剑大厦9层 邮编:100086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800-810-1126 电子邮件: webmaster@edu1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