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土地分区利用的原理

 

一、区位理论及其发展

(一)农业区位论:屠能的《孤立国》,农业圈。

屠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1)    第一圈距市场最近,种植园艺作物,饲养奶牛,以及种植饲料、土豆等;

(2)    第二圈发展林业,因为它的产品量大、运费高;

(3)    第三圈以非常集约的方式种植农作物,并实行二年轮作;

(4)    第四圈种植牧草、放牧,以及粮食,不实行集约生产;

(5)    第五圈实行粗放的三年轮作制;

(6)    第六圈放牧,也可发展粗放的种植业。

(二)工业区位论:韦伯圈、原材料系数、劳动系数

(二)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等级——规模学说、六边形模型

克里斯塔勒从城市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论述勒城镇居民点的结构及形成过程,被称为中心地理论。

(四)市场区位论: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五)空间结构理论

(六)区位理论的新发展

二、城乡土地利用的区位过程

1、农业土地利用的区位选择

2、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过程

三、土地合理配置原则

1、地域分异原则

2、区位利用原则

3、生态系统原则

4、系统综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