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土地利用的含义及目标

一、土地利用的含义

土地利用是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

土地利用首先是个技术问题,同时又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动态概念。

二、土地利用的内容

最基本的内容包括:

(一)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类、统计

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等定级和分类统计,是土地利用的基础性工作,生产越是现代化,越要做好这些工作,以便为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提供科学依据。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为更合理利用土地指明方向。具体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1、土地利用程度

2、土地利用结构

3、土地利用效益

(三)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在总结过去土地利用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今后土地利用的蓝图,既包括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设想,也包括对已利用土地的合理调整及挖掘土地潜力的措施。

(四)土地开发

土地开发指把尚未利用的土地经过清理、整治,使之可投入利用;还包括把通常无法利用的土地加以改造,然后投入利用;还包括将农业用地,经过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后转为非农业建设用地。

(五)土地保护

土地保护是指依据自然生态规律采取各项保护措施或在利用土地时,停止采用原来的破坏性措施,从而达到保护土地资源的目的。

我国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粗放经营与过度利用并存

2、供不应求与土地浪费兼有

3、利用率与利用效益有待提高

三、土地利用的目标及其实现手段

(一)土地利用的目标

1、经济目标,即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对土地的需求。

2、生态系统目标,保护土地利用的良好生态环境,这不仅是中国土地利用要注意的目标,也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3、社会目标,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也是现代人生活所追求的一个总要目标。

(二)实现土地利用目标的手段

1、国家应该制定《土地法》、《土地规划法》等法律法规。

2、制定土地利用规划

3、改革和改善土地使用制度

4、由政府直接控制农地向非农地的转移

5、税收对于实现土地利用的目标也是一项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