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号: 0107192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1参考答案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评分标准:
(1)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2)答对1题得2分,不答或回答错误不得分。
(3)答题意思基本符合答案时,酌情给分。
答案:
1、土地使用权出让: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2、集约度: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投资本和劳动的数量。
3、土地租赁权:是指土地所有权人或土地使用权人通过契约将土地占有权、狭义的土地使用权和部分收益权转让给他人。
4、经济地租:指土地总收益扣除总成本的剩余部分,即利用土地所得超过成本的纯收入。
5、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从城市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论述勒城镇居民点的结构及形成过程,被称为中心地理论。
6、土地产权:指存在于土地之上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7、土地人口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投入水平条件下,用于农业生产的全部土地的生产潜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8、劳动成本指数:指制造一单位产品所支付的平均劳动工资。
9、土地市场:指土地这种特殊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10、土地金融:是以土地作为信用保证(抵押)而获得的资金融通。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评分标准:
(1)每题10分,共5题,共50分。
(2)答对1题得10分,不答或回答错误不得分。
(3)答题意思基本符合答案时,酌情给分。
答案:
1、土地的概念是什么?土地具有哪些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
(1)土地即陆地及其水面,亦即地球表面除海洋之外的陆地及其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陆地水面。(2分)
(2)土地的自然特性: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功能永久性。(4分)
(3)土地的经济特性: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4分)
2、土地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土地经济学以土地利用中的各种土地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其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土地利用中人与地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调节上述两类关系的土地经济制度。(5分)
(2)土地利用中人与地的关系主要是指土地利用的生产力组织问题;土地利用中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土地经济制度是指土地经济关系得以存在和运行的体制和制度框架,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5分)
3、马克思地租原理的主要内容?
(1)马克思主义认为地租是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3分)
(2)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把资本主义地租按其形成条件和原因的不同分为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3分)
(3)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是指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它来源于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垄断地租是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4分)
4、社会主义条件下地租范畴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是什么?
(1)地租范畴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土地有偿使用的理论依据。(3分)
(2)地租是加强土地管理的重要经济杠杆。(2分)
(3)地租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3分)
(4)地租也是制定土地价格的基础。(2分)
5、城市土地利用有哪些特点,土地利用在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1)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的特殊重要性;利用途径的多样性;面积对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显著;用途很难改变。(5分)
(2)土地是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的运行空间;城市是工业、商业、科教文化事业等的中心;城市土地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空间;城市承接及转运功能的发挥是其土地利用的具体功能体现;土地是城市生态经济的基础。(5分)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评分标准:
(1)每题15分,共2题,共30分。
(2)答对1题得15分,不答或回答错误不得分。
(3)答题意思基本符合答案时,酌情给分。
答案:
1、屠能农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今土地合理利用的指导意义。
(1)屠能农业区位论的中心内容是: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水平,尤其是农业生产用地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屠能阐述了对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进行经济分析的方法。(8分)
(2)在距城市最近的郊区,可以生产易腐烂的、不适于长途运输或者是重量大、单位重量价值低的产品。距市场远一些的企业就应种植单位重量价值较大的产品,并相应地降低生产资料和劳动费用。随着到消费地距离的增加,土地经营也就愈加粗放;相反,距城市最近的郊区,经营最为集约。(7分)
2、如何发展中国的土地金融业?
(1)搞好法制建设,强化法律保障。(3分)
(2)建立抵押担保机构,增强抵押贷款的安全性。(3分)
(3)加强抵押登记管理,增强抵押关系的法律地位。(3分)
(4)发育二级市场,扩大贷款资金的来源。(3分)
(5)设计多种贷款形式,满足各种贷款用户需要。(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