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案:B

    2、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是:( 

A、发展生产,不断增加社会财富

B、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发展生产,共同富裕

答案:D

3、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物质基础是:(   

A、  提高生产力

B、  实现共同富裕

C、  消灭剥削

D、  消除两极分化

答案:A

4、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

A、发展生产力

B、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C、实行按劳分配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D

5、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

A、相互矛盾的

B、互为条件的

C、没有关联的

D、相互独立的

答案:B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  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答案:A

7、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A、  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社会主义制度

D、  自己的发展

答案:D

8、关于发展,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是

发展是硬道理

必须通过和平保证发展

必须通过改革促进发展

发展是目的

答案:A

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

A、  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轨道上来

B、  科研、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C、  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D、  科研、教育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答案:C

10、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落实邓小平

A、  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C、  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

D、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答案:B

11、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的是:(   

A、  科学技术

B、  劳动对象

C、  劳动工具

D、  劳动者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强调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了:(    

A、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适应时代和历史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

C、正确处理改革和建设的关系

D、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E、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答案:AB

2、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是:(       

A、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

B、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E、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的统一

答案:ABCE

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E、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ABDE

4、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包含的价值目标是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

D、消除两极分化

E、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CDE

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A、  突出了四项基本原则的主导地位

B、  在目标层次上界定了社会主义本质

C、  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性地位

D、  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E、  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本质

答案:BCDE

6、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体现了

A、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  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D、  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E、  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

答案:ABCDE

7、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

B、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

C、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D、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答案:ABCD

8、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之所以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A、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

B、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D、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E、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答案:ABCD

9、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   

A、  同步富裕

B、  同等富裕

C、  两极分化

D、  平均发展

E、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答案:ABCD

 

三、判断

1、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错

2、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科学概括。对

3、  社会主义本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对

4、  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突出了生产关系的首要地位。错

5、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对

6、  邓小平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错

7、  江泽民提出,发展是硬道理。错

8、  发展应当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

9、  发展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对

1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错

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是由邓小平首先提出来的。对

12、现代科技进步是生产力增长的第一位因素。对

1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是教育,核心是人才。对

四、简答题

1、什么是“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主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进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2、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4、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五、论述题

1、如何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关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上。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针对性,一方面是过去只着重于关注巩固和扩大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把它当作目的本身,而忽视了更为基本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另一方面是防止改革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少部分人富而大部分人穷的两极分化和其他消极现象。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好。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安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创造物质条件,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决不能长期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贫穷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是有利的。

3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是人民得到最多实惠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这些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新的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既有过去积累起来的老问题,也有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但不论解决什么问题,最终都要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