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综合实践 -- 案例赏析 -- 案例赏析五

会说话的标志

[ ] 大 班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习惯,探索周围事物愿望
2.通过看看,说说,做做,让幼儿了解标志有不同的含意,知道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离不开它,从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配合进行教育活动的多媒体课件,幼儿制作标志的纸、笔等、供幼儿张贴的标志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了解春节:
1.观看多媒体课件,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提问:这里有些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2.教师小结:看到了这些标志,就知道这是哪里了。标志是各种各样的,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如:看到红“+”,就知道是医院,看见大滑梯等玩具就知道是幼儿园……
3.请幼儿观看课件中的标志,并说出你在哪见过?它告所我们什么?(教师可为幼儿准备一些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等)
4.请幼儿说出自己还见过什么标志?
5.请幼儿讨论这些标志应该张贴在什么位置?
6.观看多媒体课件,启发性的引导幼儿进行思考,这张标志贴在这里合适吗?
7.教师小结: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可看到各种各样的标志,每种标志都有自己不同的含意,但不能随便乱贴,必须贴在适合的场所,才能起到它的作用。
8.请幼儿自由选择标志,到适合的位置进行张贴,让标志会说话。
专家点评
本次活动幼儿在看看、说说、做做的过程中,了解了标志的不同含意,并学会了运用各种标志,知道张贴标志应选择适合的位置,使标志会说话。活动设计意图是使幼儿在生活中养成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运用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标志来了解它们的名称、用途和功能等,并且幼儿知道了标志的使用地点和自己自觉遵守标志所体现的规则,是幼儿园社会领域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内容的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