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代戏曲                         返回上一级
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作者简介】

a  a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明代戏曲家,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汤显祖从小聪明好学,“童子诸生中,俊气万人一”,汤显祖十四岁便补了县诸生。二十一岁中了举人。按他的才学,在仕途上本可望拾青紫如草芥了。由于他不肯和当朝宰相张居正“合作”而数次名落孙山,直至三十四岁,汤显祖以极低的名次中了进士,布满荆棘的仕途从此开始。在南京,他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万历十九年(1591),作著名的《论辅臣科臣疏》,批评神宗朱翊钧即位后的朝政,抨击宰辅张居正和申时行,因而被贬广东徐闻任典史。二十年(1592)调任浙江遂昌知县,颇多善政,并有诗作讽刺朝政,关心民间疾苦。二十六年(1598)弃官归里。家居期间,心情颇矛盾,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只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专事写作。《牡丹记》《南柯记》《邯郸记》均写于此际。
    汤显祖是我国古代继关汉卿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现存主要有五种,即《紫箫记》和“玉茗堂四梦”(或称“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这四部作品中,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牡丹亭》约成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据作者称,其题材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明代《杜丽娘慕色还魂》影响最大。汤显祖对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的加工改编使传统的“还魂”母题具有了崭新的思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