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现当代诗歌 >> 现当代诗歌概述               返回上一级
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概述(1917——迄今)

    二、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述(1949——迄今)
    当代诗歌可分为两个时期,即建国初30年诗歌创作期(1949年至1978年)与新时期诗歌创作期(1979年至现在)。在前期的30年中,由于新中国成立,诗歌的主旋律主要是歌颂新中国、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伟大的领袖、歌颂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生活。
a
《艾青精选集》
    艾青建国后的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他的诗歌日益成熟,诗歌的格调焕然一新,风格多样,追求诗歌的朴素美和单纯美。他的许多诗歌欢快、明朗,情景交融,善于运用象征、暗示等方法,能抓住事物的外形与本质来抒写自己的感情,揭示丰富深刻的生活内蕴,寓意深厚,含蓄蕴藉。如《我想念我的祖国》《春姑娘》《西湖》《礁石》《维也纳》等诗作,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等。
    闻捷的诗歌题材广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笔调清新,语言优美,形象鲜明,从多方面赞美了爱情和新生活;代表作品有《我思念北京》《天山牧歌》《吐鲁番情歌》等。
    梁上泉的诗歌题材比较广泛,多以描述作为诗歌的表现手法,不少作品构思精巧,写景状物生动形象,诗句简练,风格明快;代表作品有《高原牧笛》《蝴蝶泉》等。
    雁翼的作品主要有两大类:描写战争的作品和歌唱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他的诗歌往往充满生活激情,长于叙述;代表作品有《在云彩上面》等。
    20世纪60年代前期的代表诗人有郭小川、贺敬之、李瑛、严阵、张志民等。其中一部分诗人在诗歌创作中逐渐强化了对诗歌优美意境的追求;一部分诗人随着当时强调阶级斗争的潮流,走上了写政治抒情诗的道路。郭小川的《林区三唱》《厦门风姿》等吸收了辞赋的某些特点,创造了长廊句式,被誉为“新辞赋体”。贺敬之的《回延安》感情激荡,大量采用比兴、夸张、对偶、排比等手法,淋漓尽致地抒写了对母亲延安无比深厚的感情。
a
《郭小川诗选》
    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阵容很庞大,代表诗人有经历了长久磨难与坎坷的一批老诗人,如艾青、公刘、白桦、流沙河等;还有一批是历经“文革”而成长起来的新诗人,如雷抒雁、杨牧、张学梦等。他们的诗歌各有特色。如艾青的《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公刘的《为灵魂辩护》、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等作品,都显示出鲜明的现代主义诗风。
    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一批青年诗人则表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倾向,这批诗人有舒婷、顾城、梁小斌、杨炼、徐敬亚、王小妮等。他们的诗歌有情绪基调深沉,个性张扬,真实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写自己独特的体验等特点。他们的作品被称为朦胧诗,如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顾城的《永别了,墓地》《远与近》等,都是朦胧诗的代表作品。而在这批朦胧诗人后出现的一代更年轻的诗人则被称为新生代诗人。
a
余光中诗集《舟子的悲歌》
    在大陆当代诗歌发展的同时,港台也涌现出了一批有成就的诗人。台湾著名的诗人有余光中、舒兰、白荻等。余光中出版了《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等十多部诗集。他的诗歌具有浓重的中国意识和深厚的历史感,多写游子思乡心态,构思精巧,文字朴实,意象新丽,情意浓烈,颇受好评。《乡愁》《春天,遂想起》是他的代表诗作。舒兰的诗集有《抒情诗》等。他的诗歌意象新颖,结构独到,语言浅近,情感深厚;代表作品有《乡色酒》等。白荻有《天空象征》等诗集。